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讯(记者刘宁) 8月2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的“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7所高校及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汉语教师和研究生共2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的主要议题是:学科的性质和定位、学科基础与学科框架、学科在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学术领域中的话语权、学科与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关系、学科与海外华语文教学的关系、学科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等。
开幕式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发来书面致辞。崔希亮在致辞中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特别是近年来汉语国际传播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问题和挑战,都对汉语应用语言学(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出新的呼唤。在这种形势下,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把今年定为基地建设的“学科年”,希望通过座谈、高峰论坛和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学术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意识,明确学科建设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健康发展。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建校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是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举办的,其宗旨在于通过对“汉语应用语言学”(即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性质、定位、范围、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的研讨,在学理层面上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巩固学科地位,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提供更为坚实的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