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26日讯(记者 于振华)今天下午,作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3个阿拉伯区域研究基地之一,旨在加强中国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但能为我国‘走出去’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也必将成为我校国际化办学、科学研究和阿拉伯语教育全面发展的里程碑。”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校长介绍说,建成后的阿拉伯研究中心是北京语言大学乃至我国专门以阿拉伯区域为主题的研究基地。该基地将由一大批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担任研究员。
该基地将秉承“为中国解读阿拉伯世界,将中国介绍给阿拉伯世界”的建设宗旨,致力于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和政策研究,实现各类研究课题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真正成为我国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
此外,该基地还将致力于通过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使基地发展与学校学科建设实现互容、共赢局面,实现基地的长效发展,并发展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打造全国一流、国际领先的研究基地,为国家奉献标志性的学术成果。
在此次成立仪式上,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名誉教授及阿拉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崔希亮校长向翟隽副部长颁发了聘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烈、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长苏丹大使穆罕默德.萨利赫等20余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出席了仪式。
北语建校50年来,已为阿拉伯各国培养了2900余名熟悉中华文化、精通汉语的阿拉伯留学生。北语的阿拉伯语专业建立于1964年,多年来为国内外交、外贸、文化、教育、军事、能源、建筑、传媒等领域培养了近500名本科生、进修生。2006年,该校阿语专业开设硕士点,目前在校学生近40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阿语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9年,该校阿语专业成为教育部第4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从北语走出的阿拉伯汉语人才和中国阿拉伯语人才都已成为发展推动中阿友好关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