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中国网: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谈中小学生写作 对话教育专家

发布时间:2015-05-18  新闻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5月16日讯 (记者 宋一安)“在所有的学科中,中小学的语文和大学的中文,不但能够培养学子们的专业能力,而且这一专业包含着超专业的人文因素,它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社会形态所达成的文明程度有着比其他专业、其他学科更直接、更重要的关系,这也是我之所以特别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大学中文教学的出发点。”5月16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高端对话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梁晓声在座谈会上表示。

  本次高端对话以“能力与未来: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为主旨,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青岛出版社承办。数百名北京地区业内专家、老师、学生和家长参加,还有来自江苏、内蒙等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慕名而来。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参加了当天的座谈会并致辞。

以知青文学蜚声国内外的梁晓声,也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他与来自北京地区的十余位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围绕中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存在的多个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力图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育及作文写作的发展。作为中国文坛常青树的梁晓声以笔触记录时代生活,作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他在座谈会上传播情感和思想,发扬中文光荣。梁晓声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主讲“文学写作与欣赏”,以自身体验发出关注中小学作文写作的声音。

  自从去年北京发布了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和中高考改革方案后,作文培训和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的重视和家长的认可。专家分析指出,今年,语文成绩在北京中招、高招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以“德行言语 敦睦天下”为校训的北京语言大学主办这次以“中小学如何写好作文”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也凸显了与时俱进、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社会责任心,帮助学生获得能力,赢得未来。

专家发言共分为三场,梁晓声教授先发表主旨报告,表达当代中小学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并发表观点。接着,来自清华附中的赵岩、人民大学附中的刘成章、中关村三小的刘春祺、石油附小的周燕、北京教院西城分院的刘锐等语文学科专家发表了不同主题的言论,表明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方法的探索和体验,呼吁在写作中情感、修辞的和谐表达和使用。此外,来自北京教院石景山分院的李学东、中关村二小的张小岚、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曹书德等专家接着发表了对于作文教学的思考,提出改革作文评价、作前指导、学习经典文本等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最后,吴弘毅、赵文郁两位梁老师培养出的学生依次发表了对梁晓声教授对于教育和作文观念的思考,更从历史反思和人文情怀两个方面畅谈对于梁晓声教授谈话的感悟。随后,梁晓声教授对发言专家的观点做出了回应和探讨。从2002年进入北京语言大学担任教师的梁晓声坚信给那些真正喜欢文学、又有潜力的年轻人讲课,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他表示中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作文则是写作能力重要表现窗口,这次座谈会也给予了他发挥自己力量的平台。

    本次高端对话协办单位包括北语文学创作研究所、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人文社科学部则一直以进行中国语言和优秀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播和弘扬为使命和理想。基于这种历史与传统,形成了北语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社科学部浓厚的学术氛围。日后,北语也将携手语文教育专家共同提高中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水平。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