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张倪珮时,简直不能相信眼前这个有着黄皮肤、棕色瞳孔、黑色直发,穿着中国红外套的姑娘是一个“外国人”。
倪珮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今年28岁,现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二年级,在北京已生活5年。回忆起第一次来中国的情景,倪珮笑着说:“没想到北京的人会这么多,走到哪里都有好多人。”
“中国离我既远又近”
对于倪珮而言,中国与她有着一种“既远又近”的特殊关系。倪珮的祖辈、父辈都是华人,15世纪左右去到马来西亚,到倪珮这辈已经是第四代,她和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我的家族中共有200多人,并且都是纯华裔,没有与马来人或者是跟印度人通婚的历史。”倪珮自豪地说。
虽然国籍不同,生长环境也不同,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深深扎根在倪珮的整个家族中。“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日子我们都会像中国人一样去度过。”每到春节之前,倪珮和家里人必须要大扫除,意味着除旧迎新;年初一还要跟父母去其他亲戚家拜年、团聚;当然,过年时倪珮也会说着“新年快乐”到亲戚家去“讨红包”。
“这些都是长辈们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甚至长辈们为我们取名字时都会蕴含着中国文化,这也是身为炎黄子孙身份的象征。我的爷爷奶奶总说要回中国,在他们心中,中国有他们的根。” 倪珮感慨地说。
“来到中国是冥冥之中的牵引”
倪珮仿佛注定与中国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就像来中国也是冥冥之中的牵引。
“能来北京读书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系主任庄晓龄老师,是她鼓励我申请的孔子学院奖学金,并且在谢川成老师的帮助下,我才有机会来到北京读硕士继续深造,真的很幸运!” 2009年,原本在马来亚大学主修语言学的倪珮刚毕业就来到了北京。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知真实的中国”
然而,来到北京以后倪珮对中国之前的印象几乎完全颠覆,“来到北京以后最深的感触就是人真的要多抓住机会,到外面走走,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听别人来形容它,其实我们真的要亲身体验,才知道那并不一样。”倪珮说到。
在马来西亚的时候,倪珮的家人总会提醒倪珮出门要小心,因为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骗子很多,环境很危险。但是来到北京以后,倪珮发现这里的生活并非家人之前描述的那样。在倪珮心中,北京不仅安全而且这里的人也很友好,“主要是自己不要去贪小便宜,就万事大吉了”。倪珮深有感触地说。
中国生活的5年中,倪珮的眼界开阔了不少,想法也与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语言大学是非常好的学校,它就像是一个小联合国。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同学,了解不同的文化,在学习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更有幸拜李宇明老师门下,师门的学风良好,让我们像家人一样,非常温馨。”提到自己的母校,倪珮赞不绝口。
“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是杭州”
当然,除了北京,倪珮也去过中国的其他城市,她曾带着家人同游过杭州、厦门。这些地方都给倪珮留下了很深的回忆,也让倪珮更加喜爱中国。聊起倪珮最爱的中国城市,她毫不犹豫地把城市桂冠颁给“杭州”。“杭州人说话比较慢,语调也很温柔,跟马来西亚人说话很像。”在倪珮心中,杭州是一座让人的心会变得很柔软的城市。
“最爱‘舌尖上的麻辣中国’”
与许多人一样,来到中国以后最不想错过的就是中国的美食。倪珮也不例外,她对中国的麻婆豆腐和麻辣香锅情有独钟,“因为在马来西亚没有麻椒和花椒,所以这个味道对我来说特别新鲜,我简直爱死中国的麻辣了!”倪珮手舞足蹈地描述。倪珮不仅爱吃,还爱做,最近她经常在家尝试制作各种麻辣口味的菜肴,期待着未来某天能够做给马来西亚的家人吃。
“难舍‘中国网购’”
除了麻辣口味的菜肴,倪珮最不能割舍的还有“中国网购”。因为“中国网购”的速度之快、品种之多让倪珮觉得虽人在异乡,却与在家时生活差别并不大。 “我的生活习惯没有因为来到中国就发生改变!但是,有了网购就让一切变得so easy!”倪珮曾想过以后回到马来西亚生活,将会非常不适应没有“中国网购”的日子。
已习惯“中国化”的语言
这几年,倪珮已经越来越融入中国生活,就连语言也是越来越“中国化”。“尽管马来西亚注重华文教育,也算是东南亚国家里面华文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但是也会存在一些不同表述方式。” 采访中,倪珮还兴致勃勃地对比了中国与马来西亚在某些词语上的不同表述:比如马来西亚的“番茄”在中国叫“西红柿”;而中国的“公交车”在马来西亚叫“巴士”……
在北京学习时间较长,倪珮也会不知不觉的在普通话中带着一点“京腔”。这也导致倪珮每次回到马来西亚的时候,弟弟妹妹们都会模仿倪珮的口音,说着一口京腔“中国话”来取笑她。
“马航事件”期间不敢开口与人讲话
作为一名身在北京的马来西亚人,今年的“马航MH370客机坠毁”事件发生以后,让倪珮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因为这个航班对于她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每年的寒暑假期倪珮都会乘坐这个航班穿梭在马来与中国的天空中,“我在想如果当时我也选择那天飞,也许我的名字就会出现在那些乘客的名单上。” 倪珮非常感慨。
因为“马航MH370”事件的发生,那阵子倪珮几乎不敢开口讲话,更不愿告诉别人自己是马来西亚人。“坦白说,对这件事我真得非常遗憾,无论是马来西亚政府或是航空公司,都没有做出应对紧急事件的措施,而且发布的消息也众说纷纭。”作为马来西亚人,倪珮很生气,并表示很抱歉。
但是,让倪珮意外的是,她所接触到的中国朋友们并没有因此排斥她,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安慰她:“一件事归一件事,政府归政府,人民是人民,放宽心。”听到这些话语,倪珮顿时释然许多,“很感谢周围中国朋友的理解!”倪珮很感动。
“我的新年愿望是更多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采访最后,倪珮还将2015年的新年愿望告诉了记者,“最近看到很多新闻,感觉目前国际形势很紧张,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世界不要有战争;也希望趁着年轻可以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像来到中国一样,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倪珮带着对2015年的憧憬微笑着说。
http://www.china.com.cn/news/node_7218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