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画专业的书法课堂上,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位才华出众、风度翩翩的中青年教师,激情澎湃地给讲台下的中外学子们讲授着中国书法、篆刻的艺术魅力。他就是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家朱天曙教授。他的研究所成立三年多来,中国书法的国际教育和域外传播成为该所的一项重要课题,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书法国际教育与传播论坛、历代名碑名帖展等活动。朱天曙教授曾以四句话概括其目标:研究书法篆刻,昌明艺术学术,闳通文化视野,促进国际交流。在朱天曙的积极推动下,除了该校艺术系本科、研究生中国书画专业的书法、绘画、篆刻课程外,该校最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增加了书法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学习。
书法教育应重视文化品质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富于创造力、想像力,尤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最有特色、最为形象的标本,不仅被许多精通、热爱和收藏书法的外国人士所陶醉,还受到许多造型艺术家的青睐。在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教授同样发现,对于书法篆刻课程,有些外国学生甚至比中国学生还要感兴趣,也比中国学生学起来更认真。“外国学生对字帖和古代印章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会启发老师的思考。比如材料的使用、书写的笔顺、作品的解读、观赏的方法等方面。或许有的问题很幼稚,但是他们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他们会与自己本国的艺术进行对比,这种他山之眼的观察对我们的从教学和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年轻的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朱天曙教授介绍说:“研究所成立之初的任务是以创作、研究、教育、交流四位一体,打造中国书法国际教育和海外传播的品牌。从创作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书法、篆刻、绘画以及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等几方面开展教学与研究。比如说,中国篆刻在方寸之间浓缩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和审美精神,这门课就是我们的特色。很多高校里面是不太重视篆刻课的,我们把篆刻作为书画专业中很重要的课程来设置,而且还有针对留学生学习篆刻的培养计划”。朱天曙教授还是为数很少的西泠印社社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为每年入学的新生讲授篆刻课,令他惊讶的是,一些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留学生也加入到新生的队伍中学习。
中国书法、绘画、篆刻等传统艺术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是朱天曙教授经常思考的问题。对于当前书画国际传播和教育面临的问题,他认为,不要将中国艺术的传播如书法等同于剪纸、舞狮子,类似于杂耍的行为,“拿着一支笔,行走于江湖,吆喝几声就写,这实际上把书法的文化品位降低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工作者来说,我觉得首先应该重视传播书法的文化品质、艺术品质,然后才是技术品质,要注重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因此,朱天曙教授主张要拓展书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范围和方式,不仅仅是书法作品的展示,还应鼓励书法家和热爱书法的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书法专业大学生、研究生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和现场书写创作,进行文化沟通,直观书法的创作过程和器具使用都会对老外产生影响,培养他们热爱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由于书法的实用与艺术的分离,中国书法出现“纯艺术”、“美术化”的趋势,当前的学院教育更加快了这种趋势的发展。朱天曙认为,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文优势和学术资源,培养有较高文化和理论修养的书法创作者和研究者来普及和传播中国书法知识,是当前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要加强中国书法与相关基础知识如中国篆刻、中国画、题跋、收藏、诗词、装裱、博物馆等常识的修养,有利于中国书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教育。
出于这种使命感,朱天曙教授充分发挥北京语言大学这一国际化平台,积极践行着他的书法教育与传播理念,在学校重要的外事活动中,总能看见他的身影。近几年,他除了出席各种国内高端论坛如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等,介绍中国艺术国际教育的经验,还将自己的讲座和书画展办到了韩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际文化机构中,不遗余力地向国际传播中国艺术的声音,也因此获得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文化交流贡献专家”和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中国书法贡献奖”等荣誉。他的《中国书法史》被列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文化外译项目,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成为该年度唯一一部艺术类著作。尤值一提的是,他为温家宝总理《温文尔雅》一书创作的书法册页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赠送各国元首,成为国家元首外事交往中的重要中国艺术文化礼品。
书法学习应追求“道技并修”
纵观中国书法的生成与发展,可以看到一条明确的主线,那就是书法生长于传统文人之中,靠传统学问来滋养,其要素在于学人的人格理想、学识积淀、才华禀赋、精神境界的综合和升华。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国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深谙中国文化的人,应该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朱天曙教授认为,好的艺术家应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中国的书画家应有较好的人文修养。“书法家光靠写字之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艺术家应具备独立的艺术思想,不是跟风,不要跟着现在的展览走,过分依赖展览只能培养展览式工匠,文化需要修炼和思考,学古而不泥古,不刻意求怪而自有奇,要做到和而不同,所谓风格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文人要有自己的性情和品位,追求高尚,追求雅正,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朱天曙教授认为风格是“养”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涵养性灵,作品就不会俗气,也不会跟风。
作为中国书法“70年代书家”中最有代表性书家之一,朱天曙教授十分重视“诗书画印”融通的传统,他说,诗书画印在内在精神上都是相通的,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文心”和“诗性”,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洋美术和本土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国艺术走向“美术化”,缺少笔墨上的中国精神,全面的人越来越少。针对这种现象,朱天曙提醒学书者应避免仅在“造形”上努力,而应在“人文”上努力,做到“道技兼修”。他认为,中国书画以笔法为中心,注重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因此书法创作应由技入道,从技能到审美、到人格精神、到文化积淀、到哲学意味,层层递进。 基于此,与当前普遍将书画作为一项技艺看待不同,朱天曙倡导一种“一体化”的研究与传承,他曾感慨:“现在由于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一体化传承,注重技术本身的太多,注重文化间的融通性却远远不够。很多人只会写书法,相关的绘画、篆刻、文学等修养很弱。学习书法应该了解书法与中国文学、绘画、篆刻的直接联系,以及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国艺术要有文心,书写之术固然重要,但只有技术,没有文心,艺术之树就会营养不良。”
对于现在普遍把书法定义为一门以汉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朱天曙教授认为这个概念其实是把书法的格调降低了,书法应该是一门人文艺术,写的是汉字,又有笔法特征,更要有人文内涵。“我觉得应该重视文化品格,学习书法的人应该先学习中国文化,重视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史的滋养。书法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枝,我们需要根深叶茂、春色满园中的一枝独秀。”
近年来,朱天曙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应邀和入选全国重大书法展、篆刻展和学术提名展,他先后在南京、扬州、北京等地举办多场个人作品展,作品被海内外多所美术馆、大学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他说书法创作要重视经典的传承,经典碑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凝聚中国人在汉字和艺术上的创造,创作中应以经典传承为基本点,同时,学习书法亦要重视“入古出新”和“吐故纳新”,才能有所发展。创新之路在于“入古”,“入古”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在艺术史研究领域,朱天曙正按照自己的学术理想不断向前推进。他认为中国书法史是一部中华文化史,艺术创造史,既有字体演变史,又有风格嬗变史,笔法变迁史,同时又是一部文化传播史,文化融合史。因此,他主张中国书法史研究应注重中国文学、文献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的融通,既有“技”的研究,更有“道”的讨论。应避免空洞的研究,加强“横”和“纵”、“龙”和“虫”的结合。他曾风趣地告诉记者,艺术研究既要有“天子狩猎”的精致,又要有“大禹治水”的闳通。事实上,他本人一直在中国艺术的研究领域孜孜不倦,精进不已,他的研究已经引起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老一辈著名学者饶宗颐、来新夏、卞孝萱、傅璇琮、陈智超等先生对他的研究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著名书法史学者黄惇教授曾这样评价:“天曙学艺皆勤,一曰眼勤,二曰手勤,三曰问勤,有此三勤,其必有大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