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魅力中国:罗林:行走于“小联合国”中的阿拉伯语世界

发布时间:2012-12-21  新闻来源:大卫 
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一直是国内阿拉伯区域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排头兵,贡献卓著、成绩斐然。特别是,2011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成功承办首届“CRI 杯”全国高校阿语演讲比赛,在阿拉伯语界引起巨大反响。这些成就都源自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师们的不懈努力,而他们的领军人物,就是任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亚欧语系主任罗林教授。

  罗林教授,1966 年5月生于北京,阿拉伯语言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结缘阿拉伯语

1985 年在北京汇文中学读高中期间,罗林因成绩出色,经保送被北京大学录取,进入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学习。

  阿拉伯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掌握它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背记和练习。罗林每天早起都进行阿语晨读,晚上在图书馆复习到深夜。20世纪80年代,北大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然而学习阿拉伯语让他感觉到很满足。在北大的校园里,罗林经常有机会聆听许多阿拉伯语教学大家的课程,直到今天,这些教导仍让他感到受益匪浅。

  在科威特留学期间,罗林学习了阿拉伯现当代语言文化, 为日后的阿拉伯语教育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 年毕业后,罗林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他和这所学校结缘早在1987年,那是在他去科威特留学之前,曾到这里参加出国培训。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国面孔,那时他感到非常清新、愉快,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所大学。

  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受教育部派遣,罗林赴也门共和国萨那技校任教。在那里,面对与北京和科威特完全不同的生活条件,他曾感到苦闷。但很快他就被也门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并沉浸在丰富的文化、历史和阿拉伯知识中,一晃就是四年。

 

  阿拉伯语的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于1978年开始招收阿拉伯语专业的本科生。而阿拉伯语与这所学校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62年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之初,那时这所学校还被称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同年,开始培训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1964年开始招收阿拉伯语对外汉语师资。

  2003年12月,老一辈的教师退休后,罗林成为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负责人。当时阿拉伯语专业是四年一届进行招生,只有他一位老师和20名学生。在这种条件下,阿拉伯语专业想要发展,简直不可能。肩上承担着发展阿拉伯语专业的任务,罗林首先从提高自己的能力着手。他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并参与了多项有意义的科研项目,同时,他邀请了国内阿拉伯语界的名师到北京语言大学讲课,并筹组自己的教学团队。如今,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有专职教师七名,他们认真努力地开展教学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经过多年的发展,阿拉伯语专业重振风采。2006年,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罗林也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开始,阿拉伯语专业实现连年招生。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入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批准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阿拉伯研究中心,这将把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林教授语犹未尽。

 

  更广阔的舞台

  阿拉伯世界是人类最早开始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多种古代文明在此产生,曾是繁荣的世界文化中心。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阿拉伯世界拥有全世界 60%的原油储备量;同时这里冲突不断,纷争不绝,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因此,了解阿拉伯世界,研究阿拉伯文化,发展好中阿关系,迫在眉睫。

  谈及此话题,罗林教授深有感慨 :走近一个民族必须先了 解她的文化;了解她的文化,一定要掌握她的语言。在一次带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沙特时,东道主为他们举行了颇有特色的接待仪式——月圆之夜,在汉志沙漠中支起了帐篷,点燃了篝火。微风习习,咖啡味浓、烤肉喷香,朋友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沙特学者询问起罗林教授在此时此刻的感受,罗教授当即吟诵了阿拉伯著名诗章:“忆情人,吊旧居,沙丘中,废墟前。此地曾追欢,不堪回首忆当年。”而这种感受,正是在许多阿拉伯诗句中经常被传唱的。精彩的回答,令在场的沙特友人对他刮目相看。

  对于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和它在中国的影响,罗林教授如是说: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是中国最优秀的阿拉伯语专业之一,我相信,在今后的几年中,随着培养高水平人才工作的不断推进,北语阿拉伯语专业必将在中国和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中东地区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性决定了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经济、贸易、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取得全方位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阿拉伯语教学在全国得以迅速发展,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从90年代的7所发展到今天的30多所,阿拉伯语专业越来越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40年来,22个阿拉伯国家在北京语言大学都有留学生,阿拉伯国家联盟、沙特王室都为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与阿拉伯国家的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都开展了合作教学,其中包括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大学和艾因夏姆斯大学、沙特国王大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突尼斯大学、科威特大学和苏丹喀土穆大学等。

  如今,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桃李满天下,数百名毕业生正辛勤工作在外交、文化、传媒、公安、国防、能源、交通、旅游、经贸、民航和高等教育等领域。

  我们相信,罗林教授和他的阿拉伯研究中心一定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编辑/王卉 美编/白鸽 校对/杨枫)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