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六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暨校园开放日开幕。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海淀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北语青年学子,带领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体验“世界脉动、聚焦北语”的精彩时刻。海淀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党委副书记马贵生、副校长张宝钧、副校长黄益方,乌拉圭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先生等十余国大使莅临现场。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黄益方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大学,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具备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高端涉外人才。北语世界文化节为各国学子构建了沟通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接触各国文化、增进交流与友谊的机会。

海淀区委区政府首次参与,联合主办北语世界文化节。这是海淀区委区政府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邀请各高校与海淀区构建“创新合伙人”措施的具体实施。海淀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在这里,东西方不同文明时刻在相遇,不同文化不断在交融。在这里,我们都是各个文明的使者,各个民族的代言人。在这里,我们也都是“海淀人”。
在5月15日“亚洲文化嘉年华”大型演出中,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尔、孟加拉国等8国的北语留学生,身着本国传统服装,与我国戏曲界史依弘、袁慧琴、杜镇杰、康万生等艺术家共同完成戏曲节目《盛世梨园》,留学生们表演了《说唱脸谱》环节,展现外国学子对中国国粹的喜爱、亚洲文明的共荣。

各国留学生们在台上尽情演绎的同时,各国展棚也创意无限,精彩纷呈。亚洲展区前,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跳起了轻快灵巧的传统舞蹈。泰国留学生身着民族服饰,向中外观众介绍本国文化的特色。一进入欧洲展区,浪漫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意大利小伙子用自制的相框与观众合影,丹麦姑娘们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丹麦。在美洲和大洋洲,巴西小伙子穿上了球衣,手捧冠军奖杯频频与观众合影。加拿大、美国留学生为观众们准备了地道的本国美食。非洲展区带来的是自由、放松之感,同时也不乏给人美的享受。

迄今为止,北语为世界上180多个国际和地区培养了20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作为北语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活动,世界文化节的举办已经有十五年的历史,历届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北语一直秉承多元、平等、包容的理念,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树立国际化形象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