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孔子学院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与首都博物馆联合承办的2019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分享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今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主题确定为——理解中国。34位来华参加研修活动的欧盟官员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中国跨国企业的运作模式,中国政府机构的行政工作,还看到了全体中国人民是如何为中国梦而奋斗的。

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表示,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中国,此次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加深欧洲对中国各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欧双方未来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与欧洲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两端,各自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并在两年多年的“你来我往”中形成了深入人心的“丝路精神”,为当代中欧在政治、经贸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期待未来中欧双方可以在文化艺术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容和共生。
欧盟委员会人力资源总司首席安全顾问、2019欧盟官员研修团团长理查德·索南夏因说,研修团38名成员对中国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创新公司、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有了非常深入地了解。通过“零距离”的接触,研修团的成员们真正地深入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真正地体会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朝夕相处,他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通过在高铁上与中国小男孩儿的英语交流,他预见到了中国未来的力量;通过访问2022冬奥组委,他看到了国际组织在中国良好的运营情况。
理查德·索南夏因说,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文明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代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中国与欧盟都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中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也是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角色和极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中欧长期保持着亲密合作伙伴关系。在各项多边、双边合作中,中欧在反恐、教育交流、旅游等方面,均实现了空前的合作规模。在此基础上,双发都在谋求更加紧密的、全面的合作关系。
在两周的研修之后,欧盟官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对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了新的深刻认识。中国和欧洲都是古代文明的中心,在当代也都有着复杂的现实情况,因此相互理解是我们团结协作的关键。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中欧的合作才能有健康的未来和稳定的发展方向。

承办此次研修活动的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说,北语60年来培养了超过2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熟悉中国、精通汉语的留学生;北语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自2012年以来共培训和派出了10000多名本土教师、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北语承办了20所孔子学院(课堂),每年约接待10000名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和文化。
https://ie.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App/5b16573ae4b02a9fe2d558fa/AP5d1778dce4b02d6229bb3190?isshare=1&app=C41A441C-D0D5-4B05-BEFC-D8EDB183817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