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繁荣昌盛的、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就连因处在特殊且敏感地理位置而比较封闭的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往来也愈加频繁,高层互访增多;贸易额翻了数十番;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广泛,使得中叙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巩固。因此“语言”这个国际交往的桥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叙利亚人民的迫切需要,“汉语热”便在叙利亚迅速兴起,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对询问是否有汉语教学的电话应接不暇。这一情况引起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的高度重视,认为在叙利亚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对进一步增进两国的友好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适时地向国家汉办提出派遣汉语教师的请求,这一请求得到了汉办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经过考试和培训,我便有幸承担了这个光荣的重任。2006年的春节刚过,我便踏上了飞往叙利亚的飞机。
叙利亚方面对在叙开展汉语教学非常重视。该国最著名的综合公立大学——大马士革大学的校长瓦伊勒博士,向时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李景芳先生主动提出在该大学开办汉语教学的请求,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并在叙利亚主要报刊上刊登广告。叙利亚卫视还专门前来拍摄汉语教学的纪录短片,并于黄金时段在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引起了叙利亚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是首次在叙利亚开办正规的面向社会各界的汉语教学,所以前来学习的人十分踊跃,几乎含盖了叙利亚各行各业的人士,有律师、医生、教师、公司职员、大学和中学学生、私营业主、普通工人,还有叙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以及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另外,除了叙利亚本国人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驻叙利亚使馆外交人员的家属以及到叙利亚工作或留学的外国人也闻讯前来报名学习汉语,比如,有朝鲜驻叙使馆一秘的孩子,有在叙公司工作的伊朗工程师,还有在叙留学,学习阿拉伯语的美国、黎巴嫩学生等。从年龄上说,年龄最大的学生已年近七旬,最小的则刚刚小学毕业,只有十二岁。更有甚者,一些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也到学校来给他们的孩子报名,希望能让他们的孩子也来学习汉语。这一炙热的景况,让我为之感动。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总是那几个学生上课时经常迟到,而且进教室时,满头是汗,一脸焦急的样子。开始的时候,我对他们上课迟到的行为很是不满,还批评他们。后来我才了解到,他们不是大马士革本市的学生,而是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较远的外省市学生,每次来上课,都要坐四五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下课后还要再赶回去,非常辛苦,况且他们都还都是有工作、有家庭孩子的。他们的这种满腔的学习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此后,我不再批评他们,而是经常给他们鼓励,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他们补上没有听到内容。丽娜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在孕期和哺乳期耽误了上课,但她出于对汉语的热爱,一直不放弃学习汉语,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请教问题,同时我给她专门布置作业,对她进行个别辅导,使她能够跟上学习进度。有时因家中无人帮助照料孩子,丽娜就提着婴儿篮带着孩子来上课,我尽量的给她提供方便。学生们对中国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他们的热情帮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为什么叙利亚的‘汉语热’达到这么强烈的程度?这些前来学习汉语的叙利亚各界人士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也令我十分好奇,这份好奇心促使我在闲暇之余跟他们交谈时进行了一些了解。我了解到,年轻学生是因为看到中国在不断强大,在世界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同叙利亚的经济贸易往来迅猛发展,到处可见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中国公司遍地开花,建立中国工业园区,两国的发展前景长远而美好,因此,他们想通过学习汉语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前来学习汉语的家庭妇女和退休人员,他们则表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阿拉伯还有一句格言“求学哪怕远在中国”。以前因自己的国家比较封闭,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甚少,现在两国各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汉语,能够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伟大的中国。照片上的那位长者,是位年近七旬已退休的大学教授,他说,他会好几种外语,唯独不会汉语,他觉得汉语对他来说十分神秘而神奇,现在终于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了,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文化。总之,他们各自都是带着饱满的热情、求知的渴望和美好的愿望前来学习汉语的。
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不但自己勤奋学习,而且还教授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在叙利亚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近一年,我和其他中国人在路上或者市场上,就经常能遇到叙利亚人用“你好”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了到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和汉语的魅力。
为了能让学生和叙利亚人民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了解中国,进一步增进中叙两国的友好关系,在我驻叙使馆的大力支持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积极组织了各种友好文化活动,如:观看中国电影、参观中国大使馆举办的《香港回归十周年》、《迎奥运》、《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国民间艺术》展,参加中国电影周、观看中国各种文艺表演等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在叙利亚人民中间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的学生万分感慨地说:“21世纪真正是中国人的世纪。”有的学生发自肺腑的表示说:“用不了十年,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这些赞扬后,能不为中国人自豪吗?
我衷心地祝愿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叙利亚有更大的发展!
祝愿中叙两国的友好关系万古长青!
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肖积均老师(左三)在叙利亚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