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史钩沉 -> 正文

杨絮.春花

发布时间:2012-05-07  新闻来源:马河清 

暖冬催促春来早。不经意间,杨树枝头便挂满了棕褐色的穗状话;毛毛虫似的杨花没久占枝头,很快坠落地上,校园到处便飘飞起杨絮来。

弥漫在空气中的杨絮,遇见谁都要亲热一番,吻脸、摸头、粘衣。它还会随着春风飞进人家,犹如未邀而至的不速之客,让主人感到无奈、讨嫌。

然而在若干年前,人们对杨絮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厌恶。

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初到北语支教,魏公村那儿的校园内外,栽种的大都是大叶杨。70年代初迁到现在的校址时,除了主干道两侧的法国梧桐,以及零散分布在校园四处的几株柳树、油松、枣树,两三株西府海棠,山桃、山杏、榆树,主体树种也是杨树。至于东校门和南校门外马路旁更是杨树的一统天下。

那些年代,隆冬季节低通天寒,北风呼啸,滴水成冰。面对寒风白雪中的萧条校园,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而那时白杨树便是报春的使者,虽然枝头的花蕾没什么艳丽的色彩,穗状花序更是貌不惊人,可它遍布校园各个角落,最早给我送来了春天的消息,带来了严冬即将逝去的喜悦。因此,即使到了杨花落地,花絮飘飞的时节,我也不曾褒贬它;只道那是杨树生命律动的轨迹,让杨絮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自在地飞扬吧!

落在地上的杨絮似春雪,也算是春日的一道风景吧。一场春雨过后,飞絮便消失了,回归于泥土。因此,那时我一见到杨絮飘飞,便会想到霏霏的春雨;春雨是为杨絮归去送别的。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今天的北语校园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旧容貌。你瞥一眼校园万紫千红的春花,便会眼花缭乱呢!

校园报春第一枝,是迎寒风踏冰雪而来的黄腊梅。与此同时,孕育着花蕾的有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那布满白绒毛的浅绿色花苞散放着春的气息;待山桃、山杏闹春枝头时,俏丽的玉兰便也次第绽放了。娇小嫩黄的迎春花,披着长发争春不让,笑舞东风,召唤来了黄色的连翘、山茱萸、粉红的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紫色的、白色的丁香,紫红色抢眼的紫荆,远道而来的日本樱花……群芳争奇斗妍,竞相怒放。校园春花娇美俏丽,姹紫嫣红,让人眼迷心醉。

而杨树,昔日春的使者,依然落花飞絮;不与时俱进,自然也就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光,并进而成为整治对象。

的确,北语校园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杨树逐渐减少,已栽植的春夏开花的木本花卉数不胜数;四季常青的雪松、皮松、油松、华山松、桧柏、香柏……已扎根校园。如今,校园乔灌木品种已达200个。

春日飞舞的杨絮、竞放的春花,只是校园已经;然而,它们在我的脑海却构成了一幅北语四十年成长的画卷:开满鲜花,但也有荆棘,路途平坦,却也不乏坎坷。但在每一段历程,都洒下了北语人的汗水。

杨絮随着春雨逝去,春花伴着东风飘落,我挚爱北语的情思却如流淌不息的溪水,绵延不断。

(原载《霜叶》,20025月)

分享到:

上一条:往事杂忆

下一条:忆亚川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