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多语言生活与科技”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18-04-18  新闻来源:孔子学院工作处 

4月14日,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悉心准备后,一场名为多语言生活与科技”(The Science of Multilingualism)的主题活动在谢菲尔德西苑博物馆(Weston Park Museum)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英国科学协会谢菲尔德分部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 Branch Sheffield英国西班牙语研究者社团(Society of Spanish Researchers in the UK)主办,包括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SCI)和谢菲尔德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在内的近10个社团联合组织承办此次活动。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午后,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100多个家庭亲子同游,参与了当天的活动。

图片1

活动海报

谢大孔院与谢菲学联相互配合,以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和超级工程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展览和手工活动,既融合了古代中国的奇巧与睿智,又无处不体现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创新;既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科技的乐趣,也增进了对汉语和汉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图片2

活动当天谢大孔院和谢菲学联工作人员合影

在活字印刷术的展台上播放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相关表演,大人和孩子都纷纷驻足,啧啧称奇。来自谢大孔院的刘熹老师和肖俊敏老师在一旁给孩子们耐心地讲解着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并用一块块刻有数字汉字的橡皮模拟活字,演示印刷的步骤。刘熹老师如行云流水般的精湛书法技艺,让在场的孩子和家长们都赞叹不已,纷纷前来讨要墨宝。

图片3

刘熹老师指导孩子写书法

超级工程的海报前,来自谢菲学联的王人禾同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着当代中国的科技成果:高铁,天眼,港珠澳大桥,风能发电,北京地铁

图片4

王人禾同学讲解“超级工程”

在与超级工程相搭配的手工活动展台前,孩子们将正在制风车和折拱桥的刘苗老师和黄茜老师团团围住,不过一两分钟,一个七彩风车便跃然手中。拱桥模仿了赵州桥的原理,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于是大人们也纷纷参与进来,在互动中陪伴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图片5

刘苗老师指导孩子制作风车

在公共休息区,主办方贴心地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家庭准备了世界各地的小食,颇具中国特色的大白兔奶糖、卤香干和萨其马,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活动刚过半便空了盘。保加利亚、西班牙、阿拉伯等多个语言与文化社团也准备了异彩纷呈的活动,让所有参与家庭都乐在其中,游有所获。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