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孔子学院特聘中医药文化主讲嘉宾关庆维教授应孔子学院事业部邀请做客“与名师对话”系列讲座。

关庆维教授以不久前中医药法的颁布引入话题,就中医发展的历史、中医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及中医体质学和五行之道的精髓等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他将整个课堂分成了治病、治证、治人、性德圆满四个层次。关庆维教授认为不同于西医的辨病医学,中医是辩证医学,强调我们身体与自然的相互平衡。除此之外,他认为情绪因素也是引起疾病的一大原因。关庆维教授指出中医是道之学,而科学是人之学,科学需要在不断的错误中汲取经验一点点的进步,却很难达到真理。西方是生物医学。所以相比于西医,中医更能从中提上有效的进行治疗。关庆维教授为学员们讲述了中医理论的“寒热温凉”这四性,因此懂得事务的食性并合理膳食有助于体内能量的平衡。关庆维教授还谈到,目前中医的发展处境并不乐观,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西药依赖性的增加,中药甚至逐渐有了西药的影子。他表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精髓,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和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希望学员们在培训中能够多接触中医知识,为将来在海外讲授中国语言和文化做好铺垫。

几千年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有效与人的生命与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药学把中华优秀文化与健康维护的实践有机结合,升华了中华文化内涵,形成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提升,中医走出国门,逐渐被海外民众所接受和信任。孔子学院是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此次培训在以往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相关课程,将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