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发言嘉宾与主办方代表合影留念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0号上午7点,由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Center)、亚特兰大商会(Metro Atlanta Chamber)、佐治亚中国联盟(GEORGIA2CN)协办的亚特兰大2018中国早餐会在宽敞明亮的亚特兰大商会大楼(Metro Atlanta Chamber)高层会议室准时开始。本次早餐会旨在探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两国的经济局势,为佐治亚州商业人士开拓中国市场及寻求国际合作搭建交流的平台。
会议由佐治亚州立大学罗宾逊商学院(Georgia State Robinson College of Bussiness)国际政治与关系学院副院长雅各布·博尔思(Jacobus Boers)先生主持。发言嘉宾有: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Center)副主任刘亚伟博士;佐治亚州经济发展部(Georg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大中华区投资局局长斯黛拉·许(Stealla Xu )女士;亚特兰大商会(Metro Atlanta Chamber)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崔明翰(Thomas Cunningham)先生;东西方制造公司(East West Manufacturin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科特·艾利逊(Scott Ellyson)先生;M + R Spedag集团(M+R Spedag Group)贸易开发经理比安卡·霍兰多(Bianca Hollande)女士。此次商务论坛有一百余位来自亚特兰大各界商务人士出席。
会议伊始,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执行院长金伯利·亨肖(Kimberly Henshaw)女士表达了对各位嘉宾、主持人和到场观众的欢迎,并就孔院的商务汉语课程及其他服务内容进行了介绍。本次会议的主持人雅各布·博尔思(Jacobus Boers)先生首先邀请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亚伟先生发言。刘亚伟先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当下中美两国之间经济、政治形势,他在发言中明确指出,美国有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要学习这一点,中国的商业必须要与世界商业需求相契合,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同时他也坚信中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经济上的“冷战”对两个国家的发展都没有好处。他呼吁,两国应停止这种争端,并肩努力,让彼此关系越来越好,这对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斯黛拉·许(Stella Xu)女士十分认同刘亚伟博士的讲话,她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部门帮助中国在美投资的经验以及目前这些公司在内发展的现状,同时阐述了佐治亚州吸引中国企业的优势。
托马斯·崔明翰(Thomas Cunningham)先生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析了目前佐治亚州的投资环境。他指出佐治亚州与中国的贸易额相当大,主要是电子元件领域。他以电子元件组装为例向在场观众说明从长期来看,佐治亚州在出口型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他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与佐治亚州的相关企业合作。
比安卡·霍兰多(Bianca Hollander)女士曾在国际物流公司工作13年,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亚洲货运代理,她提到圣诞节期间,中美之间的交易很多,这同样也发生在中国国庆节和其他节假日。她结合当今的国际形势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释,举例描述了在贸易战背景下的行业发生的情况和应对措施,并说明了自己所在公司的应对方法和现状。最后,她对中美经济形势持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事情都会变好的,只是道路有些曲折。
斯科特·艾利逊(Scott Ellyson)是亚特兰大东西方制造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以自己的公司为例,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制造厂和中国制造业的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变化,他提出当前中国制造业显著特点之一是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品制造转换。同时,他还就如何利用中美之间的经济政策来更好地与中国制造商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嘉宾们精彩的发言和生动的案例让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嘉宾发言结束后,观众们积极举手提问。有的和在场观众分享自己的经验;有的向嘉宾和观众就自己目前的困境寻求帮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伴着窗外初生的朝阳,本次早餐会在现场的热烈讨论和观众的依依不舍中宣布结束。会后一些参会者表示,此次论坛嘉宾的发言和讨论直指目前当前中美经贸所面临的问题,非常有意义。参会者对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表达了衷心地感谢。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愿做中美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为中美经济文化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