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4月17日是乔治梅森大学第35届国际周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一系列多元国际化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本次国际周共有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师生参加。国际周以4月8日的游行活动作为开幕仪式,在一周时间内安排了众多的国别文化活动。整个校园国际特色浓郁,热闹非凡。
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组织来自中国的学者学生和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共同参与和筹办了本次国际周的多项活动。在开幕游行中,梅森孔院与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一起组成了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代表队,也是本次游行中各国代表中阵容最大的一个。超过七十余名师生身着各色民族服装和孔院T恤,手持中国国旗或者中国结,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游行结束后,所有队伍在广场集合并逐一上台展示,中国的游行队伍颜色最为亮眼,口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喊得最为响亮,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精神,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国际周期间,梅森孔院举办了两场以“京剧”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一场为“京剧文化讲座”,面向各国对中国国粹有兴趣的学生介绍京剧艺术中“唱念做打”等表现形式,普及京剧常识,使大家对京剧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座的最后,主讲人还邀请在场的观众亲身参与到京剧的表演中来,参与者跟着主讲人学习表演了一些京剧动作。现场气氛活泼、热烈。另外一场为“画脸谱”活动中,孔院教师向参与者展示并讲解了京剧脸谱的来历和主要形式,然后让参与者在观察京剧脸谱的同时讲解每种颜色和图案代表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意义,他们不仅了解了京剧脸谱在京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绘制京剧脸谱的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最后,梅森孔院准备了空白脸谱和颜料,让参与者们亲自动手绘制代表他们自己性格特点的脸谱。参与者积极性很高,活动收到了展示京剧脸谱、弘扬民族文化的预期效果。两场以“京剧”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参与者20多人,现场互动频繁,参与者和组织者都乐在其中。
梅森孔院通过参与国际周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促进了中外师生交流。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组织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校方的肯定与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