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着汉服、讲历史”:谢菲孔院成功举办“走进明朝”讲座

发布时间:2015-06-09  新闻来源:谢菲孔院 

  6月1日晚,在谢菲尔德市的Manor Lodge,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田然教授和郭雪昕老师身着优雅华丽的汉服,用英语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走进明朝”的讲座。

  Manor Lodge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建筑,以曾经关押过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而闻名。由于都铎王朝和中国明朝的历史时期十分相近,因此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里举行关于明朝的讲座,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加这次活动的听众有将近50人,其中既有年过花甲的老夫妻,也有相携而来的朋友,当然也不乏年轻人。他们之中很多人对于明朝的历史并不了解,但都对这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抱有很大的好奇,会场里气氛十分热烈。

  当晚的讲座在观众的期待中正式开始。此次讲座的内容共有四个主要部分。首先,郭雪昕老师向听众讲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明朝的概况,并和在场的听众分享了几个关于明朝皇帝的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神情专注,认真聆听,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或惊呼,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接着,田然教授讲述了明朝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情况,重点介绍了郑和下西洋和利玛窦来华的相关内容。田然教授以一个个小问题把内容串联起来,并不时向观众提问,回答正确的观众还能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美小礼品。这使得听众们十分开心,并积极地参与到讲座中来。

  短暂休息之后,郭雪昕老师继续讲解了明朝灿烂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拥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美誉的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和他的著作《牡丹亭》。随着优美婉转的《游园惊梦》的片段,在场的英国听众欣赏了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中国昆曲,这让他们感觉十分新奇。然后,田然教授向听众展示并讲解了明朝时期独特的建筑。雄伟的长城、辉煌的紫禁城、古老的十三陵以及各具特色的民居,令现场听众啧啧称奇。讲座最后,田然教授以一则名为《迟来四百年的信》的故事作为结尾,讲述了都铎王朝和明朝之间奇妙的联系。听众纷纷为之感动,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负责人约翰先生在向观众介绍两位主讲人

负责人约翰先生在向观众介绍两位主讲人

 

 

中方院长田然老师在与观众互动

中方院长田然老师在与观众互动

 

孔院教师郭雪昕博士在做讲座

孔院教师郭雪昕博士在做讲座

 

  这次讲座在听众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两位主讲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也十分热烈。在讲座最后,许多听众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两位主讲人提出了问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现出了对明朝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活动结束后,听众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的内容十分有趣,让他们接触到了一段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但有趣的历史。有一位听众在听完讲座后说:“这个讲座太有意义了。我们对都铎王朝的历史十分熟悉,而这次讲座让我们领略到了与其同时代的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这真是太有趣了。”许多听众在讲座期间和结束后都表示,因为参加了这次讲座,他们想要更多地了解明朝历史。有位老人表示她曾经收到友人赠送的关于明朝的书,一直没有读。在听了这次讲座之后,她决定回家后马上开始阅读这本书。还有一位老人更是在讲座间隙请两位主讲人向她推荐明朝的相关书籍和资料,显示出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兴趣。

  这次的讲座活动加深了英国当地居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使得双方文化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随着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相信这类活动必会成为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