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四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东西方陶艺文明促进交融——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陶瓷讲座

发布时间:2014-04-28  新闻来源: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中国陶瓷以其历史悠久和制作精美蜚声世界,中国陶瓷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永恒的影响,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已成为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

  2014年4月17日,受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佐治亚州立大学英语系民俗学教授、佐治亚民俗陶器博物馆馆长John Burrison教授给佐治亚州立大学师生做了一场关于中国4000年陶器发展及其广泛影响的讲座。

  John Burrison教授在北美民俗文化领域堪称泰斗,他的研究被永久保存在佐治亚民俗档案中并收录于新佐治亚百科全书中,作为佐治亚州人文特殊贡献奖的获得者与史密森学会顾问,他曾多次在国会图书馆、阿尔斯特民俗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地演讲。

  在讲座中,John Burrison教授向师生介绍了中国历代的陶瓷器,中国陶艺文化源远流长,朝代更替下的陶艺文化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其中汉人豪放、宋人儒雅、明人含蓄、清人热烈。他认为这其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厚重底蕴,中国的陶器发展历史不仅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政治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陶器文化过程的历史见证。John Burrison教授通过对比日本、韩国、穆斯林国家以及欧洲的陶器发展,发现这些国家在与中国瓷器长期的接触、使用、仿制的过程中,通过陶瓷艺术,认识了中国的精神风貌、社会万象和文化底蕴,并或多或少的对其本身的陶器制作和设计产生了影响。对比佐治亚州本土的民俗陶艺发展,他甚至认为佐治亚州的碱釉陶器的灵感就来自于中国。

  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学生,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讲座结束,听众纷纷提问,表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孔子学院院长顾宝桐教授主持了讲座,并做了精彩总结。此次讲座是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此前不久,佐治亚州立大学孔院刚刚举办了三场中国宗教文化方面的讲座,下半年的讲座还将包括中国古玩鉴定、中国商务及中国语言教学等。

介绍陶器

介绍陶器

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讲座后交流

讲座后交流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