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1、12日,佐治亚州立大学孔院工作人员在外方执行院长金伯利・亨肖女士(Kimberly・Henshaw)和中方院长朱姝博士的带领下分别前往佐治亚州立大学Decatur校区和Clarkston校区为当地师生送去中秋祝福。
在各校区师生的热心帮助下,孔院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中秋文化展台,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大家纷纷走向展台,好奇地拿起月饼询问What’s this? 工作人员生动且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等,学生们不禁赞叹Wow,it‘s amazing!当听说中国传统知名民间乐队“周家班”会在中秋节当天为大家带来的精彩音乐盛宴时,学生们更加兴奋和期待。
同时,学生们对于孔院举办的各具特色的中国文化项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们热切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孔院开展的各种语言和文化项目,包括针对不同学生的汉语学分与非学分课程,每周一次的中文咖啡,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周以及暑期火爆的中国留学项目。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可以学好汉语,有机会亲自到中国看一看!
何以团圆,又见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成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预 告
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盛情邀请了国内知名传统民间吹打乐队“周家班“于中秋节当天中午11点在佐治亚州立大学亚特兰大校区学生中心大讲堂为当地师生献上精彩演出,届时欢迎所有朋友前来与我们共同欣赏一场热情洋溢的音乐盛宴!
月圆人圆中秋节,千里万里共婵娟
值此佳节,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全体工作人员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