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孔子学院在第三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了“中日厨艺秀—中日美食交流品鉴活动”。孔子学院市民讲座学员、中日大学生、枚方市日中友好协会的代表、孔子学院教师及志愿者等6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开始之前,志愿者教师们对会场进行了精心的布置,设计了精美的海报,寓意丰富的菜谱,让参加者们对本次活动中的中日料理更加期待。


“民以食为天”,中日双方的美食制作者们分别准备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美食,希望在中国新年来临之际,以中日美食为载体,互相交流两国文化,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的菜系种类丰富多样,南北差异大,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孔子学院教师及志愿者们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菜谱,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美食,如:广东的菠萝咕咾肉、新疆的大盘鸡、江西的粉蒸肉以及鲁菜京酱肉丝、乾隆白菜等,色香味俱全。这些菜还根据食材特点取了寓意极好的名字,如:金玉满堂、大吉大利、蒸蒸日上和恭喜发财等等,使大家在享受中国美食的同时,还了解了美食所寄托的美好寓意。此外老师们还手把手教大家学包包子和饺子。日中友协的代表们则制作了日本传统的年饭,种类丰富、色泽鲜艳的食材被摆放在一个个精美的盒子里,赏心悦目。他们还带着大家体验制作了极具日本特色的关东煮和章鱼烧。


经过中日双方的精心制作,琳琅满目的美食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制作者们一一介绍了各自的菜品的口味特点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然后邀请在场宾客们一起品尝。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通过本次美食交流品鉴活动,大家更加地深入的了解了中日的饮食文化,感受了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