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波恩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解读中国著作《红楼梦》中的佛教意蕴”讲座

发布日期:2023-12-26  作者:孔院外宣 点击量: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1日晚上18点,波恩大学孔子学院与波恩大学汉学系在波恩大学主楼成功举办名为“解读中国著作《红楼梦》中的佛教意蕴”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卜松山教授(Prof. Dr. Karl-Heinz Pohl)主讲,以及波恩大学汉学系的廉亚明教授(Prof. Dr. Ralph Kauz)担任主持人。

卜松山教授(Prof. Dr. Karl-Heinz Pohl)1945年出生于德国萨尔兰州的萨尔路易。曾在汉堡、波恩和多伦多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和艺术史。1982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2年在图宾根大学任职中国文学与哲学教授。1992年至2010年在特里尔大学担任汉学教授。2010年以后退休,目前担任特里尔孔院的外方院长一职。

波恩大学汉学系廉亚明教授欢迎致辞

由曹雪芹于18世纪创作的小说《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古典小说。小说之所以享有此美誉,因其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上流社会的审美标准,以及他们对诗歌、道教-佛教哲学、艺术(书法与绘画)及园林的热爱。

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有多种模式:1.读作道德作品;2.读作一个附有政治历史背景富裕家庭的兴盛和衰落史;3.读作作者的自传;4.读作爱情故事;5.读作教育小说。最后还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方式,就是对它进行佛教/道教的解读:通过生活的丰富性(特别是通过欲望、激情和情欲)来体悟人生的空幻。这种解读也引出何为真假的问题,何为真实与虚构的问题。这也是此次讲座主要介绍的解读方式。

卜松山教授为大家主讲

在讲座中,卜松山教授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小说的内容以及几个关键人物。紧接着引出了佛教的重要概念,其中包括佛教的“无我”核心观念,“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导致“自我”情感发生的功能及“不二”的高深观念。佛教强调“自我”的“空性”,所以也有“五蕴皆空”之说法。而“不二”在《心经》的解释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些佛教的核心观念构建了小说的情节框架,特别是“色”和“空”这两个概念均体现在小说的第一回和最后一回。卜教授以小说第一回为例,讲述了故事情节后指出了理解《红楼梦》佛教意蕴的关键四句: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四句的结构正与《心经》的四句经文一致,亦以“空”开头以“空”结束,而“色”“空”表达方式上也与《心经》无异。最后,卜教授以小说的结尾为例解读了“不二”观念在小说中的作用。

讲座之后,卜松山教授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卜松山教授与观众互动

此次讲座为波恩大学孔子学院与波恩大学汉学系于本年合作举办系列讲座的终篇,为世界理解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献出一份力量。

(责编:王隽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