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粽香端午 非遗传承|哈瓦那大学孔院举办传统手工艺讲座

发布日期:2024-06-14  作者:孔院外宣 点击量:

6月7日,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讲座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孔院志愿者教师冯雅婷主讲,内容涵盖了中国年画、剪纸、皮影、花灯、风筝、刺绣等多种艺术形式。由于临近端午节,活动特别介绍了端午的由来与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和当地民众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片1

讲座伊始,冯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与背景,强调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随后,她逐一讲解了年画、剪纸、皮影、花灯、风筝、刺绣等六种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展示了精美的成品。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图片2

冯老师首先介绍了年画的起源、发展和种类,以及年画在春节期间的重要地位。她提到,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接着,冯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了剪纸的世界。她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常用工具,并现场让学生们展示了剪纸课上制作的各种精美剪纸作品。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简单的操作方式,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图片3

皮影部分,冯老师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表演形式,并在视频中展示了“三打白骨精”这一经典故事的皮影风格动画。她表示,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集绘画、雕刻、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冯雅婷老师还介绍了花灯、风筝和刺绣等手工艺,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这些手工艺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学生们在孔院文化课堂所制作的花灯和刺绣作品,也让观众感慨古巴学生的多才多艺、心灵手巧。

图片4

作为讲座的特别环节,冯老师详细介绍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她讲述了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起源以及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由来和意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端午文化,冯老师精心准备了糯米、红豆、红枣、葡萄干等食材及相关工具,邀请观众现场体验包粽子的过程与乐趣。

图片5

她首先介绍了粽叶的处理、馅料的调制等要点,并亲自示范了包粽子的过程。学生们在多名孔院教师的指导下,各个积极踊跃,纷纷动手尝试包粽子。虽然初次尝试有些生疏,但大家都十分认真,努力包好自己的粽子,带回去与家人一起分享美食,分享遇见中国文化的美好回忆。

图片6

讲座的最后,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粽子作品,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孔院学员哈文表示:“包粽子非常有意思,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了。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不仅了解了六种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还亲手体验了其中的乐趣。我深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深入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

图片7

此次讲座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端午节文化,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古巴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为中古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8

(责编:王雯)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