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在北语国际学生办公室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和其他来自不同国家的八名国际学生来到了中央电视台,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对话》的节目录制活动。我跟小伙伴们不仅当了第一排的观众,而且跟节目主持人陈伟鸿以及三位嘉宾进行了精彩互动。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较大的活动,节目录制的时候并没有陌生的感觉,但是这次活动让我感触最多,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个活动,我认识了三位很有名的专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张国祚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文化软实力》的主编,他给了我投稿的机会。他跟我说,可以通过我对中国的了解写一篇关于中俄关系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之前学的是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以我觉得可以结合这两个专业学习的知识,写出不错的文章。这样的投稿机会特别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学术潜力、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我认为这样的知识交流会为中俄友谊做出一点点贡献,心里更加高兴。
其次,这次节目是《中国崛起》系列之一,我们共同讨论世界发展历程里中国发展崛起的独特方式,其中最有意思的环节是畅谈我们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其目的是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个过程意义非凡,因为在不久的未来,在某个程度上我们都会成为中国博大精深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要认真负责地对待这件事!我个人跟主持人和嘉宾讨论了让我纳闷的一件事情。情况如此:贝加尔湖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近年来,来参观贝加尔湖的中国游客数量疯狂增长,这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贝加尔湖人民带来了一些隐患。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认为中国游客在环保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了“中国人入侵贝加尔湖”这样的说法。围绕着这个贝加尔湖人民关于中国游客的误解,我们讨论分析了中国采取什么措施让贝加尔湖人民更容易接受中国人。其他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跟他们国家有关的问题。
第三,回顾那一天的生活,我一下子就能想起我们讨论的关于中国的一些刻板印象。你们无法想象,第一次来中国之前在我们外国人的脑海里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中国之前都觉得,中国人穿的是古装剧里的衣服,活得很穷,不管男的女的,所有的人都会武术,对他们来说,飞起来是小菜一碟。你们说一说,是不是很搞笑?这些有意思的环节都给我带来了难忘的回忆。
说实话,我们参加《对话》节目不仅是一次普通对话,而且是一个心与心之间的对话,简直就是促膝谈心,给每一位参加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