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鲁健骥教授为广大师生作“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0-12-17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供稿 

12月15日下午14时,“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第十期——“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在主南200举行,我校鲁健骥教授为本期讲座主讲人。鲁教授是资深对外汉语教学专家,长期以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演中也处处透露出他的务实风格。

本期讲座中,鲁教授首先从中介语的定义、偏误与错误的区分、研究中介语的目的和路向三方面阐释了什么是中介语。谈到中介语的定义,鲁教授举了自己在1984年和目前下的不同定义,他特别指出从前的定义侧重于中介语是“错误的”,而现在的定义则更关注中介语是个“完整的系统”,一个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要不断修正的。鲁教授还形象地称目的语与中介语的关系像圆与它的内接多边形一样,中介语作为这个“内接多边形”永远是无限趋向于目的语这个“圆”的。

讲座第二部分中,鲁教授提出中介语研究最终目的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他特别指出理论与实践必须要找到结合点,不能是“两张皮”。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中课文内容不准确,练习不得法,讲解不严密都是造成学生说汉语出现偏误的原因。鲁教授还拣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实例讲解,给在场师生更感性的认识。最后,鲁教授提出中介语理论使我们摆正对待学生偏误的态度,外国学生的偏误是自然和必然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出现偏误要用正确方法引导,切不可打击压制学生出现的偏误。

本次讲座中,鲁教授主要介绍了“中介语理论”以及这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他在讲座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仅要了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找出理论研究中值得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的部分,将两者融会贯通。同时,鲁教授的丰富经验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也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施家炜副教授主持,来自人文学院、汉语学院、汉研中心等单位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