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十五讲“中美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行

发布日期:2018-12-18  作者:国际关系学院 点击量:

12月14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在主南102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建飞教授为现场中外师生做了题为“中美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出席讲座的嘉宾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刘长敏教授及北京语言大学的丁文阁、于小植、马方方、金彪、李明奇、胡王云等老师,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贾烈英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刘建飞教授和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对刘建飞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图片1

刘建飞院长指出,中美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中美关系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关心的,也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大国际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一个是总目标,另一个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二者有何关系?

刘院长从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脉络、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走势、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美关系四个部分系统阐述了中美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脉络上,刘院长认为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美国霸权战略基本框架的确立。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为将以反恐为中心的国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将反恐与维护霸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联盟与大国的合作。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全球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恢复国内经济为首要任务,重视气候变化、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但也更加关注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第一”,其全球战略也趋向调整为以现实主义原则为指导,兼顾促进美国繁荣、捍卫和平和提升美国影响力等目标。

在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上,刘院长讲述了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和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战略转向两个方面。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在经济、核扩散、反恐等方面与中国接触,致力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小布什政府初期,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在9·11事件之后,中美在反恐、经济和地区安全等方面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战略“两面下注”。一方面,美国在经济、反恐等方面与中国合作,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力图塑造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强化美日、美澳联盟及加大西太平洋军力布置防范中国,试图利用亚洲民主国家平衡中国,介入南海问题。特朗普政府突破前几届政府的一贯政策,将中国认定为构成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在贸易、科技领域遏制中国。但美国也强调中美之间也存在共同利益及准备开展各具体领域的合作。

在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走势上,刘院长指出,中美关系的现状是竞争加合作,具体表现为全球治理上的合作伙伴、经济上的利益攸关方、传统安全上的和平竞争对手和政治上的和平较量对手。在应对贸易战的战略策略方面,中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不伤害自己为底线、借外力推动改革开放、把握好美国内部矛盾和西方世界的内部矛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中国对美战略方面,刘院长强调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尽最大努力稳定双边关系,弱化美同中国对抗的动力,做好第三方工作,阻止美构建反华同盟。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美关系上,刘院长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基本框架和命运共同体与中美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承认主权国家之间差异的前提下,突出人类整体性,强调人类的共同命运,涵盖政治、安全、发展、文明和生态等方面。中国外交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图片2

讲座最后,刘建飞院长与来自北语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现场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逆全球化”现象等问题,刘院长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看法,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相信通过此次讲座,北语师生对中美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