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阅读季系列活动 -> 正文

校友风采:满满的收获

发布时间:2012-07-06  新闻来源:超级管理员 阅读量: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即将离开北京回越南时,阮氏芳梅用一句话表达了她的自豪:“我觉得我这四年的收获比别人要多。我在这儿除了拿到了学位证书以外,还遇见了我的老公,现在快有宝宝了。”她脸上甜蜜的笑容让记者似乎也闻到了幸福的芬芳。其实,除此之外,阮氏芳梅还参加过青歌赛、汉语之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确让她这个六月的收获之篮沉甸甸的。

北语遇见爱

虽然阮氏芳梅的这四年总体来说,过得很精彩美好,但一切却是从悲伤开始。在来华的前15天,阮氏芳梅的爸爸突然去世了,这给她带来巨大的悲痛。亲人的逝去让她不想离开家,但那时来中国的一切手续都已办妥,她不得不登上开往中国的飞机。亲人的逝去,身处异乡的孤独、对家人的思念,这些让阮氏芳梅初来北京的日子变得格外艰难。幸运的是,身边许多朋友都给了她帮助和支持,她才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她先是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了一年的声乐,之后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就是在这里,她遇见了她的老公。有意思的是,在越南,她和她的老公家距离很近,但之前彼此都不认识。而在北语,他们相遇、相爱,并且结婚,有了自己的宝宝。北语就像月老的一根红线,把他俩牵在了一起。

在北语生活的日子里,阮氏芳梅已完完全全成了一个地道的北京人。没事的时候,她喜欢去动物园、秀水街衣服,喜欢吃中国菜,如火锅、北京烤鸭。她和老公的家人来北京玩时,夫妻俩就当起了导游,去过长城、故宫不下四次。“现在我还没离开北京,就已经开始想年这儿了。”她说。

阮氏芳梅喜欢北京的春天和夏天。那时候,公路上、街边,到处都开满了鲜花,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连草也开花”。

“我还曾和老公在夜里悄悄拿个黑色口袋去剪花,拿回来插在花瓶里,幸好没被保安发现。老公说,北京人都像你这样的话,北京就没有花了。我就说,我不是北京人,我就是想要。”说话时,她流露出小孩般委屈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阮氏芳梅的家人对北京也特别喜欢。她的妈妈腿脚不好,但阮妈妈来北京旅游时坚持每个地方都去,一听都不浪费。阮氏芳梅的家人还开玩笑嗔怪她没找一个北京的老公,不能留在北京。

唱出“渴望”

阮氏芳梅在越南曾学过6年的声乐,来北京后,也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了一年。因此,进入北语第一年的中秋晚会上,她就上台演唱了《渴望》。《渴望》是一部感动全国千万人的电视剧,由毛阿敏所唱的片尾曲《渴望》更是为无数老一辈人所熟知。阮氏芳梅的美丽嗓音加上《渴望》营造出的怀旧气氛让师生们非常喜欢,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她连获了两个一等奖。除了唱歌,阮氏芳梅还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参加北京市“来华杯”歌咏比赛和“汉语之星”大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觉得中国的歌很美,特别是歌词,让人很感动。最让我感动的一首歌是《思念成殇》,那是一首纪念5.12汶川地震的歌。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就哭了,它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之后我一听就哭,一个月后才好一些。”除此之外,阮氏芳梅还喜欢《爱的奉献》《同一首歌》《我爱你中国》等经典老歌。

“汉语很有意思”

“我觉得汉语相比于其他语言,更有意思。如果留学生有认真学习的话,一定会喜欢上汉语,喜欢上中国。” 阮氏芳梅笃定地说。

虽然现在阮氏芳梅的汉语已经很纯熟,但她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一点儿汉语都不懂。每天上课的时候,她都带上一本厚厚的汉越词典,一有不懂的词就马上翻。学写汉字时也是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重复练习,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好几大本。虽然学汉语不容易,但乐趣也是很多的,例如讲“休息”的“休”时,老师的解释就是一个人靠在树边休息,形象生动又好记。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她的汉语越来越好,在参加“汉语之星”的时候,不管是中国古诗、成语,还是中国文化知识,她都信手拈来。

阮氏芳梅说她汉语的进步也有老师的一份功劳:“北语的老师对学生都特别好,专业知识扎实,而且上课认真,对学生也很关心。我参加什么比赛,他们都帮我提前准备。最后一年生病的时候,班主任宋老师也时常照顾我、帮助我。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如果以后当汉语老师的话,我也要做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

现在,阮氏芳梅的愿望就是回国后,能当一名汉语教师。“我知道自己现在水平还不够,但我会付出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不敢夸口说什么肩负起汉语传播的重任,我只是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添一片瓦。”

阮氏芳梅在北语的四年是精彩而充实的。更重要的是,这四年为她以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可以相信回到越南后,她一定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让他们学习汉语、爱上汉语,并为了汉语传播而继续努力。

《北语校友》第2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