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师生开展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23-07-16  作者:校研究生会 点击量: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社会实践综合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7月10日,北京语言大学团委组织师生前往北京禧宝露文化中心,开展第十八届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匠心独运·赓续有声”非遗技艺体验活动。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以及教师代表36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艳阳初升,惠风和煦。活动伊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田晓娇老师为大家梳理了京绣的发展脉络,向大家讲解了古代文武百官的补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品级不同,纹案不同;并幽默风趣地告诉大家文官品级越高越珍贵,但武官则恰恰相反,因为品级低的武官往往都征战沙场,多数牺牲,因此留存下来武官补子数量稀少。现场也展出了补子实物,绣工精湛,惟妙惟肖。讲解完后,田老师与两位助教老师一起,悉心指导大家用打籽绣的技法,在帆布包上一针一线勾勒文官一品补子仙鹤的红顶。丹顶绣上,画龙点睛般,仙鹤便“活了过来”。中华文化研究院22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张嘉雯感叹:“绝妙的京秀技艺展现着绝美国粹,我一定会珍藏自己绣过的这个帆布包!也希望京绣技艺一致传承下去!”

浸烙葫芦技艺也是本次体验活动的项目之一。在这一环节中,怀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焦家浸烙葫芦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焦宇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葫芦的历史、传统葫芦工艺和焦家浸烙葫芦技艺,向大家展示了精美的浸烙葫芦作品。焦家浸烙葫芦技艺在传承中创新,不断革新技术,丰富浸烙图案,创作出大量精美的作品。在焦老师和助教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用电笔在葫芦上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有的烙了字,有的烙了图案,乐在其中。文学院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李天艺表示,浸烙葫芦有趣又神奇,仅用电笔就能呈现出明暗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自己也将永远珍藏自己烙出的小作品。

随后,讲解员何文静带领大家参观了文化中心红色展厅及各类艺术区。何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介绍了怀柔区革命烈士刘玉林、刘仕绥和学甫的红色事迹,传递了董存瑞在怀柔区桥梓村勇敢救人的无畏精神和为民精神。并向大家介绍了怀柔区非遗技艺的种类,欣赏了阮氏沙燕、陶瓷、雕刻葫芦等非遗和现代工艺作品。

活动结束后,来自柬埔寨的国际学生丁莎丽赞叹道:“今天的刺绣文化和烙画葫芦真的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老师们的作品也非常好看!我觉得我学习汉语,来到中国,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在触摸中感受非遗魅力,在体验中读懂中华文化,今后,校团委将携手多方力量,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综合课堂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为同学们搭建拓展视野,陶冶情操的综合平台。

(责编:王隽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