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开赛。北京语言大学积极派出64名志愿者,在24类岗位上为2万人次中外嘉宾观众提供志愿服务,自12月4日开始至比赛结束,累计上岗志愿者448人次,志愿服务时长4331小时,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后盾。这是该项赛事时隔13年再次回到北京,也是北语志愿者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第二次踏入国家体育馆进行志愿服务,用心服务冰雪盛事,“语”冰雪再次相遇!
本次赛事中,北京语言大学的志愿者来自学校的各个学院,涵盖俄语、日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世界各地的花样滑冰选手和观众提供了温馨的志愿服务。媒体宣传部、电视转播部、医疗保障部、市场推广部、群众工作部、竞赛部,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志愿者们不仅展现了北语学子的蓬勃朝气,更彰显了中国青年的风采。
12月9日,校团委副书记邹泺铱老师来到花滑大奖赛总决赛的现场慰问我校志愿者。邹泺铱老师走访各个工作岗位,详细了解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并亲切叮嘱志愿者们注意饮食和保暖。12月9日也是志愿者张橙的生日,邹泺铱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蛋糕和礼物,在志愿者之家组织了一场温馨而难忘的生日会,为所有同学创造了一个充满欢笑和温暖的时刻,留下了美好回忆。最后,邹泺铱老师代表学校向所有志愿者们分发慰问物资,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中发挥北语青年的力量。
邹泺铱老师慰问我校志愿者,并在志愿者之家举办集体生日会
12月10日,赛会迎来尾声,北京卫视对本次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的志愿服务进行详细报道。本次活动带队老师刘嘉琪表示,“微笑是我们最好的名片”,北语作为小联合国,北语学子在志愿活动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在感受体育精神的同时,彰显国际之间的友好往来。
此次重回国家体育馆,也重温起许多同学的“冰雪记忆”。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语志愿者们也曾在国家体育馆“冰之帆”为冰雪盛事添彩,时隔一年,再度回到这个熟悉的场馆,她们感触颇深:
2020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耿箐晨
(2022北京冬奥语言服务岗志愿者)
“我第一次接触国际赛事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时我做的是语言服务志愿者,为运动员提供在线语言翻译服务。冬奥会之后,我也陆陆续续参加了几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周围一直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大四了还要参加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因为我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就这次世界花滑大奖赛总决赛而言,我是混合采访区的志愿者,负责查证以及语言沟通,有幸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作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短暂地走出“象牙塔”,去接触社会、认识新朋友,是很棒的体验。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我在来之前自行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花滑跳跃评分规则,轮岗的时候也听到了场馆解说诞生了正式花滑比赛历史上第一个未减分的4A,来自于美国17岁的伊利亚·马里宁(网友亲切的称呼其为“马琳琳”),也算是浅浅见证了一下历史。”
2023级外国语言学及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钟韵
(2022北京冬奥张家口冬奥村瑞士团助理)
“恍惚间,距离2022年冬奥会已经将近两年,当再次踏入国家体育馆的时候,这些冬奥记忆又如潮水般重新涌进我的脑海。
当踏进国家体育馆二层,围着一圈环廊走着的时候,突然就记起冬奥测试赛以及开闭幕式彩排的那时候,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带队一遍遍从国家体育馆走到国家体育场,仍旧记得寒风刮在脸上冷冷的感觉,以及肩上担负责任的一种热血使命感。
与本次服务的花样滑冰赛事不同,冬奥的时候我是在张家口赛区服务滑雪赛事,铺天盖地的大雪没有让热情冷却,反而更点燃了热情,选手们踩着单板或是双板,在坡道上滑翔,在障碍物间穿梭,在空中腾起回旋,不可思议的高度和技术难度让人群爆发出欢呼,选手们展现出来的那种追求更快、更强、更高的奥林匹克精神震撼着也鼓舞着我们。这次花滑大奖赛总决赛的选手们在冰场上也展现出了的最高水准,在冰面上展现高难度的跳跃旋转和观赏性极佳的附加动作。他们的运动精神也影响着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即使在服务过程中面对困难和突发情况,我们也迎难而上,和运动员们一起,努力呈现出一场完美、精彩的赛事。
当一场赛事接近尾声,感受着闭幕前最后的狂欢时,我们才会惊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想起冬奥闭幕式那天绚丽的灯光和所有人热情洋溢的脸庞,即使来自不同国家,讲着不同的语言,大家互相拥抱,互相道别,就像是经过一个长长的封闭隧道,最终走到了这个出口,眼前是一幅更开阔的景象。”
此次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北语志愿者们不仅提供了优质服务,同时也传递着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北语学子的担当和责任心,成为这场冰雪盛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语”冰雪再次相遇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志愿者们默默奉献的坚守,也见证了北京语言大学学子为传递温暖而努力的决心。希望在未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能够在比赛中不断传承,为冰雪运动注入更多正能量。
冰之帆,我们下次再见!
(责编:王隽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