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与扬州大学合办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道情文化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05-15  作者:中华文化研究院 点击量: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由扬州大学中华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道情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道情文化研讨会”在扬州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同大学、郑州航空管理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扬州大学师生60余人参会。

扬州大学副校长蒋乃华、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廖可斌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蒋乃华副校长说,扬州大学中华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将主动加强学术交流,服务国家战略,依托地缘优势,发扬学科特色,深入阐释口头传统的思想精髓与当代价值,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韩经太教授提出,道情融摄雅俗,兼容书写传统与口头传统,打通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信息。高校与地方文化部门应加强联合,进行多学科、跨文体研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廖可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扬州自古倚傍大运河,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留下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板桥道情》即其典型代表。千百年来,道情以生动的形式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饱满的生活智慧与精神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希望俗文学研究界增进交流,深化研究,形成范式,焕发中华民族口头传统的核心价值。

在主旨报告阶段,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提出,元明杂剧中插演的道情出现了多来源、多文体、多层次、多面向的复杂情况,有的源于古诗词,有的袭自当时的“黄冠体”散曲,有的是民间口耳相传的“道情曲”,也有的出自杂剧作家之手。其文体有齐言、杂言、散文等,其表演形式有散说、唱念、独唱、分唱、合唱等,不同的文体形式造就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演形态,分别对应不同的接受群体。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提出,道情最初是以宣扬道教文化思想的艺术,无论道教道情还是民间道情,都体现出鲜明的口语文化特色。从法曲道情、鼓子词道情,到杂剧散曲中的道情,都是融合了书面文化的一种新的口语文化。我们当下应当重新认识口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口传艺术的传承,让它们借助新的科技重新展现魅力。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廷银认为,道情说唱对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具体呈现,道情的发展是艺术融合过程,是一个特定的独立存在,也是一个具有广泛交融的说唱艺术共同体。

在圆桌会议阶段,与会学者围绕道情源流、特征、价值、传播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一是道情起源流变研究,涉及张抡《道情鼓子词》的版本与流通、《翻身道情》的创作始末。二是道情文化地方性与共同性研究,涉及陕北道情的流派、晋北道情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宁都道情的当代传承与传播研究。三是道情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传播研究,涉及道情文化对岳西高腔的影响、甘肃环县道情与皮影的融合、新媒体环境下道情艺术的传播。四是对道情本质特征及规律研究,涉及口头传统与文化认同、道情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与交叉性。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道情在内的口头传统研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王雯)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