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中国文化多语种传播能力大赛首场校外专家培训会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4-05-28  作者:外国语学部 点击量:

5月24日中午12点45分,中国文化多语种传播能力大赛首场校外专家培训会在教二楼333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制片人柴婧校友主讲,来自全校的各参赛队伍代表、短视频创作爱好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柴婧校友曾任央视新闻王牌栏目《主播说联播》撰稿人、编导,现负责“新闻联播”新媒体矩阵运营,从事央媒新媒体运营十余年,主创作品多次获得亚广联奖、中国新闻奖等。

讲座开始,柴婧校友首先从两个开放性问题谈起:“大家自己会做短视频吗?”,“有什么喜欢的短视频博主吗?”。这两个问题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短视频制作。同学们热烈回应,纷纷分享自己的回答,也正是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引出了讲座的主题--“如何让非遗有意思”。柴婧校友语言风趣幽默,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柴婧校友以其过硬的专业素养,为在座同学剖析了当今网络传播变化的三个趋势,并一一讲解了应对之方。她详细介绍了制作短视频的基本操作,并以央视短视频为生动案例,使同学们对短视频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学习。随后,她也从创作形式、内容选题、创意策划等多方面展开细致讲解,并结合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在短视频创作中注入一些创新元素和加分亮点的方法。柴婧校友强调,同学们应该在日常关注短视频的同时,用“跳出来”的思维分析短视频背后创作的思路,深挖文化根脉,共探传播之路。

柴婧校友以诙谐且通俗的语言,向同学们传授了准确又权威的专业知识。她以十余年来丰富的创作经验为基础,为学生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拓展新思路,谈笑间传授唯有实践可得真知的不变真理。短视频要求内容精简、凝练,柴婧校友嘱咐同学们,要根据不同平台特点进行调整适配,剪出符合平台特点、抓住观众兴趣的视频。

最后,同学们围绕如何筛选拍摄内容、如何撰写文案等问题踊跃提问,与柴婧校友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她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分享了制作视频的小技巧,进一步延伸了培训会内容,提问的同学们也收到了柴婧校友准备的暖心小礼物。

柴婧校友来自新闻一线的分享让大家收获颇多,开拓了参赛选手的视频创作思路,为现场观众送上一堂酣畅淋漓的知识盛宴。她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多语种传播对文化交流和保护具有非凡的意义。此次讲座不仅为参赛同学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导,更激发了同学们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同学们探索非遗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宝贵平台。

(责编:王雯)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