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北语组织各民族学生代表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发布日期:2024-06-28  作者:党委学工部 点击量:

为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加强我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6月21日上午,党委学工部、研工部组织各民族学生代表前往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迹展分为“大一统”“大融合”“大团结”三个单元,通过1500余件文物古籍徐徐展开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统一、制度实践、价值追求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融合”单元在兼收并蓄的文化、相互依存的经济、相互亲近的情感中揭示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则描述了各族人民在我国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团结奋进历史,展示了我国一脉相传的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三个展览单元,详细学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深入了解了文物古籍背后的丰富内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再次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牢固树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了文化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党委学工部、研工部将继续积极组织相关活动,立足日常、抓在经常,带领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推动学校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附:部分师生感想

艺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罗淼淼:此次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是一次心灵与历史的深度对话。通过琳琅满目的展品,我们听到了来自千年的回响和新时代的号召,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每一件文物、每一册古籍,都是民族交融、文化共生的见证。这次参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是一次对精神和心灵的洗礼,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语言康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邹采微:在民族文化宫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从文字到服饰,从器具到习俗,几千年来各民族各地区不仅有各自的文化传承,也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各族文化百花齐放又融会贯通的现状。此次参观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自信的意义。站在民族文化宫中,我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而震撼,也为交相辉映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语言学系2022级本科生澹珂:和众多学长学姐一起参观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展览并交流学习,感到十分开心。通过参观,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馆内有很多记录中华民族团结的古籍,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览还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不仅有汉民族的文化古籍,更有西藏、蒙古、广西等各民族友好交流的见证。我将把这次参观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用中文学院2023级研究生张菊萍:此次民族文化宫参观之旅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摩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沉浸式地感受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正是因为人民信仰家国、渴望统一,各民族之间才实现了语言文字的互通、生活艺术的交融,中华民族也因此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天的中国,力量依然来源于团结。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肩负起强国的历史重任,不断砥砺前行,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刘昭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中丰富的藏品让我们看到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支持、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交织融合,让我对伟大祖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深感骄傲和自豪!

信息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王桢廷: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回顾,更是一次对“大一统”“大交融”和“大团结”精神内涵的深刻领悟。“大一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谐统一的追求,“大交融”彰显了文化的包容与融合,而“大团结”则是我们走向复兴的坚实保障。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王雯)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