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来园 -> 正文

我校赴海淀调研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实践团队一组首日调查顺利结束

发布日期:2011-07-11  作者:红十字会 王立佳 点击量:

 

29

7月10日,我校赴北京海淀调研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暑期实践团队一组四名同学出发开始本次实践。按照计划,直至下午两点,共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南门、北医三院南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门、清华西门、中国地质大学北门等共计7个网点。下午五点半,两组同学交流所得,获益良多。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网点已经废弃,自行车或早已处理完毕或被堆积废弃。采访人群涉及路人、保安、学生、小商贩等,但大多数人表示对公共自行车网点的设置位置不知情,也从未租用过。

但在一些旅游地点(如清华大学西门),方舟、甲乙木、贝克蓝图等公司旗下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大多不复存在,但个体租赁点却数量激增,主要消费者为外来清华观光人员。一个甲乙木公司的网点也多有人询问租车事宜,但由于公司并未派专人维护,也没有车棚等遮挡物,十余辆自行车已损坏严重,无法出租。

自行车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了无人维护的局面。但个体租赁点得以生存也同样依赖于清华校园内自行车骑行环境良好且游客数量多这两大条件。

北京语言大学赴海淀调研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调查,进行系列报道。

公共自行车背景:

公共自行车理念的提出,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在《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年-2020年)》提出的中长期交通发展战略基础上,结合北京奥运会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明确2009年至2015年交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了《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

其发展理念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强化管理,实现建设、养护、管理并重;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交通设施承载能力和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