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状元是科举选贤任官制度的产物。通常认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文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山东武城人孙伏伽。虽然是第一,但当时还没有状元这个说法,而是“进士第一”。状元(或叫状头)一词,据清人赵翼考证,则始于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唐代制科百余种,各科及第都可入仕,因此进士科虽没有“一枝独秀”,但中进士科易于升迁,因此已经渐受士子青睐,除进士科外,其他科目考试的第一名一般不称状元。到宋太宗时,皇帝举行殿试并成为定例的只有进士一科;元代,状元就专指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定制,状元至尊至贵的地位开始确立。明清两朝,不设其他科目,进士科成为唯一的制科,至此,中状元而大魁天下,成为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无数莘莘学子怀着“曲江赐宴、雁塔题名”的理想,竭心尽力,寒窗苦读,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状元情结。时至今日,状元二字仍然载盛着无数的梦想和希望。
“准”状元的必备条件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如果以杜佑《通典》始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的说法为准,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为止,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统计,期间共产生状元602名(据《中国历代状元录》)。时下很多人一抨击起目前的高考制度就连带着科举制度一起骂,殊不知考状元要比今天的高考难上好多倍。
要想考状元,首先,你一定是块读书的好料,天资聪颖,思维敏捷,记忆力非凡,智商应该在120之上的,绝对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书虫。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学和文学辞章,最初包括诗赋、策论、表、判等考试文体,而要能够掌握这些经学文学知识并熟练地在考场中运用发挥出来,必须要有相当深厚的文化素养。
如果只会死记硬背别人的诗句,不会活学活用,肯定是考不上状元的!但如考明经科试,就非读死书不可。如唐代明经科,就需要考生熟记四十多万字的“五经”的内容(《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春秋左传》),然后上考场帖经,也就是现在的填空题,选段经书,中间留下若干空白让你填上。而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一直采用呆滞死板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从命题到答卷都走进了僵化的死胡同,由此选拔出来的,大多不是真正的经邦济世的有用人才,多数是迂腐书生。相反有创造力的才子却往往被拒于龙门之外,像蒲松龄,终生没有当上举人;曹雪芹竟连个秀才都未曾考上。
要考状元,你还要有为理想奋斗到底的决心,身体要好,心理素质更要好。有人统计,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而自宋代以后,乡试、会试和殿试三年举办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考取状元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唐代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就是说考明经科试及第,三十岁已经太老,应进士科试及第,五十岁还算年轻。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撑下这一场又一场的资格选拔赛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儒林外史》里的人物范进,就是这么考来考去,最后终于中了举人,高兴得几乎疯癫。
最后一点,尽管和考生本人素质无关,但也至关重要。那就是你至少要有一个小康以上的家境来做后盾,以支撑你考下去。
为了能够金榜题名,书生们往往就是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不事生产,也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在中榜之前,主要是要靠家里养活。从童试之前的私塾,到之后的学堂和府学,求学总是要交学费的。生活费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如果有幸参加会试还要进京赶考,这往来的路费虽然国家会提供,但自己也得准备一些。如果考中了,也算家里的长线投资有了回报,但落榜了,你就还要再准备三年。这无疑会带给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包袱。虽然传统戏文里经常有富家小姐资助穷书生并且以身相许的浪漫故事,但那也只是读书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中榜考生,不是有殷实的家底,就是有书香门第的氛围。
另外还得补充几点:有空还得练练摔跤和书法等,有时候在书面水平不分伯仲的时候,有这些特长也很有帮助。宋太祖十六年的殿试因考生王嗣宗和陈识水平相当,难以取舍,最后喜欢体育运动的太祖赵匡胤当即决定让他们两个在大殿上比摔跤,结果王嗣宗比赢了,从而夺得当年的状元。又如康熙三十年,殿试本来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考状元的四大关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尽管各个朝代都有一些变革和变化,但基本遵循着四级考试的金字塔模式。在塔尖的就是状元及第。
明清是科举制度的极盛完备时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时期。明清科举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和科举更紧密地结合,科举必由学校,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童试:也叫童生试,其实就是入学考试。按片儿划分,由地方政府自己组织考试,包括县试(知县主持)、府试(知府主持)和院试(各省学政)三个阶段,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俗称秀才,就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学习了,这是功名的起点。
乡试:因在秋天举行,也称秋闱(闱,考场),就是省一级的资格选拔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算是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解元了,史书上就称他为唐解元,以示尊重。不过可能是因他在作画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始终都没有通过会试。不过考取举人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再参加一个小考试,就可以成为府丞这样的小官吏,也就是辅佐知县的文官。官虽然小,但也是进入了仕途,相当于政府公务人员,可以吃皇粮了。
会试:因在春天举行,又称春闱。是国家级别的统一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为了鼓励通过乡试的书生们,国家会提供一部分进京赶考的路费,也就是所谓的公车费。贡生已经有资格担当地方官员了,比如知县、知府等。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一般是农历四月二十一由皇帝在保和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所有贡士都参加殿试,不会有殿试落选者,只是确定排名。殿试评卷主要看书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立即授官职,状元为翰林院修撰。其余进士还要择优才能进入翰林院。其实,能够参加殿试的人无论成绩如何,都已经是“天子门生”,马上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官员人选了。
状元及第的前景
以清代为例,进士及第后,状元和众进士们一道参加金殿传胪,唱名赐第,长安街观榜,参与恩荣宴,参拜先师神位、大司成,谒孔庙,立殿试题名碑于国子监,状元处处都在最显赫的位置,真是“风光无限”。
做官。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了状元直接就可以获得四品官位。在素有“储相”之称的翰林院首先从事文书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如果才华横溢,又精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三年到五年后就会顺利地进入各大部委担任副部长级别的职务。比如礼部、户部、兵部等六部侍郎,自然尚书、宰相等职也就有希望。明清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
不过由于历朝历代多以文采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我们所熟悉的如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翁同龢等。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而史上唯一由状元而登帝位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是为夏神宗。
给皇子做老师。由于状元们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文采,很容易被选去教皇子皇孙。其中最有名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不仅书法造诣极高,而且以帝师之尊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实为光绪皇帝之下,众臣之上的第一权臣,一身而为“状元宰相”,甲午中日战争后,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对维新时期的政治局势起到重大影响和作用。
做驸马。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状元和驸马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了。事实上历代状元中,唯一有据可考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状元郑颢。据史料记载,英俊潇洒的新科状元郑颢显然是迫于龙威没办法才娶宣宗之女万寿公主的,本来他是有个青梅竹马的娃娃亲的。这样强迫的婚姻,自然是相当的不幸福。
被杀头。这是最悲惨的前景,但的确发生过。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因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激起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舞弊行为,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新科状元陈安等人用车裂的酷刑一并处死。列此为前景之一,只想证明,在皇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状元”绝对不是“一步登天”的天下第一。
事实上,无论状元的前景如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教育的塔尖人物,状元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立志成才、锲而不舍、苦学精神的代表。对每一个读书人而言,状元是一种目标、一种激励、一种境界,进而成为一种情结,延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