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 人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第三讲在楼一楼601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罗青松教授做了题为“AP中文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的讲座。对外汉语系主任施家炜副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人文学院和其他学院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罗教授首先简单概括了自己从2004起参加美国AP中文课程项目及相关师资培训的经历,从美式外语教育模式、指导性标准文献、教育理念及师资培训的特点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在场师生对AP中文项目及Pre-AP 课程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据罗教授介绍,AP(Advanced Placement) 课程是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推行的、面向全美高中生的大学预科课程教学及考试制度,始于上世纪中期,目的在于鼓励学习兴趣浓厚、具备较高综合能力的高中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为之后的高等教育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2006年起开设中文课程,并于2007年5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AP中文考试。考试主体定义为美本土、汉语非母语的高中生 ,以大学二年级课程为主,考察集中于汉语中级水平。并设有中美专家、高校及中学教师组成的研发委员会,审核课程方案,修订考试说明,设计考试结构和内容,进行专业的师资培训。
她随后结合文美国AP项目的一系列行政及教学规范及《中文课程描述与考试说明》(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 Description)、《中文教师指南》等相关文献,具体介绍了AP中文项目的评估标准和目标体系,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美国二十一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中阐述的“5C”是中文AP 课程项目的核心指导性标准,即: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联系(Connection)、对比(Comparison)、社区(Communities)及每一层级所达到目标主要特征的描述,如“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Connection —connec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acquired information”等。并进一步强调“交际”为其核心原则,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将项目的整体特点概括为目标体系的综合性、目标与对象的“错位”及课程与考试的相关性。
接着,罗教授从考试设计与教材编写方面,介绍了中文AP重实际应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试题形式多变,模仿人际交流模式,内容广泛,贴近日常生活,评分标准注重交际任务执行的完整性,表达信息的全面性,避免其成为应试教育的战利品。 教材的开发则是开放性系统,多种思路、编排模式充斥市场,使得单一的应试目的进一步淡化。
在此基础上,她从教学设计的沿袭与创新、课程的综合性、课程与考试关系方面,分析了这一项目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启示。指出教学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拓展应注重教学对象,话题应与社会热点相关,重点培养学生与语言文化认知能力等各项技能,加大文化习俗、产品、及观念在教学中的渗透,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接近真实语料,考试与课程形成良性循环,并鼓励教学资源多样化。
讲座最后,罗教授以在马尼拉的AP中文师资培训为例,介绍了这一项目教师标准化训练的特点。指出这一项目将AP理念和标准融入培训计划,指导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合理规划,为促进考试与课程的联系提供及时信息,为方便教师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环境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开发应用多种教学资源。
罗教授的讲座具体细致,多次以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已开设的语言类AP课程教学为例,加深了同学们对美国中文项目及教育模式的理解。施家炜副教授最后对讲座进行了点评,认为罗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提出了诸如5C目标、11个标准、交际三模式、建构综合全面的目标体系等新理念;她特别指出AP虽然是一种考试,但实质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它将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材编选、师资培训与语言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同时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课题,比如在目前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新形势下,美国AP中文的理念、特征和体系对我们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有何启示?对汉语教师提出了何种新要求?汉语国际教育日益走向多元化(包括背景和需求的多元化),如何做到中小学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等。罗教授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