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教一楼601教室座无虚席,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资深专家、人文学院刘珣教授应邀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的学术报告,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意义和愿景、学科特点、学科体系、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等各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
刘珣教授首先介绍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业的意义与愿景,提出21世纪语言教育特别是第二语言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认为语言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关系到扩大母语在世界上的影响,提高国家软实力。他指出21世纪语言教育具有如下特点:(1)多元语言能力的培养(2)终生学习,不断积累(3)以行动为导向,培养运用能力(4)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5)培养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刘珣教授介绍了当今汉语在世界高速发展中的现状,并提出要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面对汉语教学新形势的挑战,要能够很好地应对。前提就是要多学习,多接触,多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关于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特点,刘教授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独立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边缘性学科。它涵盖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科构成的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四大支柱。刘教授接着谈了如何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一线教师,认为应从自身出发,多接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刘教授在讲座中还详细介绍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体系和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
整场报告刘珣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例和耐心而详细的讲解,使广大师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有了完整而细致的认识。
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主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施家炜副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她最后对刘教授的讲座作了总结,认为讲座信息量大,且廓清了很多认识;讲座中的许多信息正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而要了解和研究我们这个学科,不能忘记历史;讲座还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研究课题,如教学模式的研究、任务式教学法的研究、汉语难学的问题究竟如何看待、如何破解等等。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场讲座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和教务处本学期共同举办的“对外汉语教学专家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一讲,该系列讲座将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趋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汉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等专题作学术报告,讲座面向对外汉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