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近日在首都师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谭跃、首师大书记张雪、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出席开幕式并发言,海内外著名书法家和书法史学者百余人出席会议。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作为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的学术委员,应邀出席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开幕式,并在首届华文书法国际论坛上作了《关于中国书法国际教育和海外传播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
朱天曙教授认为,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笔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味。在书法的国际教育和传播中常常会忽略这一点,把“书写汉字”和“书法艺术”“书法经典”混为一谈,把外国人写汉字就理解为是“书法”。中国书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笔法体系,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要以“法”入门,同时不拘于法,寓“有法”于“无法”之中。朱天曙教授又强调了加强书法国际教育的“三教”问题,即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法问题。书法教学原来是中国人从小接受的一种基本技能和识字的训练,但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下,“三教”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同时他还指出,要开展高层次的艺术展览和学术研讨,把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精髓,优秀的艺术作品传播给世界各地,和全世界的同行,一起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化中的重要课题,如以专题创作、专题研讨、专题展览、中外比较等内容展开交流,使中国书法的创作与研究真正向前推进。
“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首届全国书法名师、名家邀请展”也于8月25日起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欧阳中石、张海、王家新以及全国书法名师作品近百件作品参加展出,朱天曙教授应邀书写的“千年万秋”书法作品同时展出。
据悉,“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中版教材有限公司联合华文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承办,内容包括:首届“华文杯”青少年国际书法大赛、颁奖及优秀作品展;首届全国书法名师、名家邀请展;首届华文书法国际论坛;华文书法民族班等多项活动。其中,“华文杯”青少年国际书法大赛是一项面向国际的专业书法赛事。大赛将面向全球青少年及全球书法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广泛征集作品,并邀请书法界的知名专家组成一流的专业评审委员会,旨在打造国际书法界的高水平展示平台,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