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雷德候教授、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顾安达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崔希亮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天曙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法国学者李慧闻教授等共聚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共同研讨汉字与中国书法。
顾安达教授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谈起,比较早期锲刻文字、玛亚文字和中国汉字,并从甲骨文、金文角度讨论汉字的形声、会意等问题。
崔希亮教授从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关系入手,指出中国书法的不同书体都离不开汉字的书写,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书写教学和书法教学密不可分,要把汉字字形的教学和书法艺术的教学有机结合,使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走向深入。
朱天曙教授在论坛中表示,中国书法具有笔法、审美、人文和哲学四个方面的品格,缺一不可,其中,笔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他着力介绍了历代经典作品在笔法和审美上的基本特征,强调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要重视经典法帖的解读。
雷德候教授在论坛中指出,中国书法的伟大,在于她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性。中国书法在书写过程中的时间性和历史传承中的时间性都构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内容。他对古代经典作品、当代艺术创作和欧洲艺术作了比较,认为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其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经验和智慧,值得世界艺术史家予以研究和重视。
陈洪捷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认为四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解析了中国书法的内涵,包括与汉语的关系,与汉字构造的关系,中国书法笔法的内容,与世界艺术的关系,内容丰富,讨论深入,是中国书法在德国传播的重要成果。
本次论坛由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一书阁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德国、斯洛伐克、法国等世界各地的中国书法和艺术文化爱好者近百人出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