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讲座第十一讲《理解诗歌:从意象出发》

发布日期:2018-12-05  作者:人文学院 点击量:

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讲座”第十一讲于11月23日下午在教四楼213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光明老师主讲。我校人文学院徐立钱老师担任讲座主持人,人文学院李玲教授、于小植教授、席加兵副教授和来自不同专业的诗歌爱好者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微信图片_20181204091714

王光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研究专家。先后出版过专著《散文诗的世界》、《艰难的指向》、《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市场时代的文学》和《开放诗歌的阅读空间》,论文集《灵魂的探险》、《面向新诗的问题》、《现代汉诗论集》、《闽地星辰》、《写在诗歌以外》,散文随笔集《边上言说》、《前言后语》等。

在这次讲座中,王光明教授以诗歌的“意象”为关键词展开论述。他首先对“何为诗歌”进行了界定。在他看来,诗歌是语言的信物,是遵循情感价值的礼物,是人类用语言做事的最高方式,能调动语言中的全部要素(包括声音、形象、意义、情感)言志、表情、达意,所以“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诗歌有两个基本问题:意象与节奏。意象是诗最小的细胞,是诗篇最具体的、细小的形象单位。诗歌使用语言来筑梦,研究诗歌需要从语言出发。他以钱钟书先生招生小故事引出了理论与文字之间可以互训的道理。在他看来,“诗”字由“寺”和“言”组成,“寺”字是“之”与“止”的结合,在古汉语中有“往前”、“向上”及“停止”之意,而“言”字则有“口含笛子”之意,传达的是一种声音。据此,他提出,诗是动态的,是一种行为与声音的律动形式,节奏是诗歌的灵魂,没有节奏的诗歌不是一种标准化的诗歌。

接着,王光明教授从语言的局限入手,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诗歌通过意象和意象化手段超越语言局限、永葆语言活力与新的可能性的方式与途径。他先以《周易·系辞上》篇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同学们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并指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象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抵达不了的地方,而意象则是把传达工具性的语言变成象征的语言,把语言钝化,使指向变得丰富。诗歌的独有特点是意象化,因此诗歌可以通过意象和意象化克服语言的局限性。他阐述了意象的构成方式,即意象是诗人的情思附着于客观对象上,让客观对象超越一般属性,而这种感觉物质的重新处理,化合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过程即意象化。他梳理了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关于意象与意象化的观点,并指出在西方关于意象的理论上,庞德的观点较有特色。庞德认为,意象是瞬间呈现的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给人突然解放的感觉,可以令人摆脱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获得一种突然成长壮大的感觉。此外,他还分析了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发展,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北岛的《生活》这两首诗,引出意象是诗歌根源性的结论。

微信图片_20181204091722

之后,王光明教授带领大家探讨了意象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别意象的功能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在他看来,意象主要分为三大类:个人、自然以及社会历史意象。第一类个人意象与人生、家庭、道路、庭院等联系较为密切,通过分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与王昌龄的《闺怨》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个人意象所产生的瞬间打击力。《回乡偶书》中的“乡音”与“鬓毛”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其中“家”、“儿童”、“客”等意象,写出人生旅程的变化。在小与大、儿童与晚年、家与远方中隐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格局,人在空间中行走,在时间中衰老。主人变成客人,这种主客身份的转变最能击中心灵,使人难以承受。而《闺怨》中的“闺怨”、“翠楼”、“杨柳”、“夫婿”等词都与人有关联。“杨柳”是送别的象征物,因此“杨柳色”会对少妇的心灵造成冲击,引起价值观变化,产生后悔之情。第二类自然与宇宙意象主要与大地、河流、山脉等相联系,体现的是另外一种境界,有不同的空间感。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春江花月夜》的“江”、“月”、“人”等意象中,除了“人”以外都是宇宙的意象,其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缠绕,构成了一个大境界。“江”与“月”的可确定性,“人”与“时间”的不可确定性构成了巨大的暗示,即人在时间中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在第三类社会历史意象方面,他指出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相比,前者偏爱优美崇高,而后者由于社会意象的大量介入使得诗歌偏重悲剧感。社会历史意象过去往往与废墟、宫殿相联系,现在则与纪念碑、广场、墓碑等相联系,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加入“雕栏玉砌”这类宫廷意象,体现出历史感和创伤感。

最后,王光明教授告诫同学们,杰出诗人往往将各种类别意象打通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诗人如何打通不同类别意象的过程及其最终形成的特点。意象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特殊关联。真正有才华的诗人可以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新的关联,由意象构成新的情境,让我们对世界有新的理解。通过这种独特技巧,诗人能使读者的感觉和想象变得丰富,这是诗歌对文学世界所做的独特贡献。诗篇由意象的组织最终变成诗歌的情境,这要求我们在诗歌中需通过联想去反复领悟、感受情境的意味,在想象世界的同时又要回归于理解语言本身,这样才能再次发现语言的魅力。

在互动环节,王光明教授还就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代诗歌、去意象化诗歌等话题进行了解答。讲座临近结束之际,徐立钱老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他指出,这场别具意义的讲座以理解诗歌为出发点,涉及到“认字”、语言的局限性、意象、诗歌情境等诸多议题,有助于启发同学们更好地走进诗的世界。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