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千龙网:草原父女歌声击退狼群 蒙古长调余音绕梁象牙塔

发布日期:2011-12-12  作者:千龙网 于振华 点击量:

千龙网北京12月10日讯(记者于振华)60多年前,一个7岁女孩和双目失明的父亲在草原上赶路,突然被狼群围困。情急之下,父亲拉起马头琴,女儿唱起草原上流传千年的古老长调。歌声在原野上飘荡,狼群放慢了脚步,趴下聆听,然后在歌声中慢慢离去。

  “这个真实故事中的小女孩叫宝音德力格尔,如今已是蒙古族著名长调歌唱家。”昨晚,内蒙古长调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副会长冷德熙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讲座中介绍说,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其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

  长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来自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更能听到长调。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已有对长调的记载。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无论是表演还是当代音乐创作,长调都扮演着主要角色。

  作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2005年11月,中蒙两国将蒙古长调成功申报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30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在这次长调艺术讲座上,现场师生还有幸欣赏到了巴德荣贵、乌云、阿木古楞、拉苏荣和蒙根等长调表演艺术家的天籁之音,他们演唱《小黄马》、《辽阔的草原》、《黑骏马》等长调曲目,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其独特意境和神韵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更为突出显示出蒙古族长调民歌高度的美学价值。

  据悉,此次讲座是北京语言大学校团委、中外学生艺术团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与艺术对话——迎校庆高雅艺术校园行”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旨在迎接该校建校50周年时构建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提升青年学生的艺术品位。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