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人物 -> 正文

曹文:自信的北语人

发布日期:2012-06-01  作者:谭思宇 点击量:

  一月下旬,我校参与的首个欧盟项目——Chinese with Audio Technologies (声学技术辅助汉语学习,英文简称ChAT)以9分的高分(满分10分)通过了欧盟教育、声像与文化执行局(EACEA)组织的中期检查。这对于一直以对外汉语教学著称的我校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曹文教授正是代表我校参与该项目合作的专家。

  缘分:“25年见证北语的日新月异”
  从1986年本科入学,一直到如今的北语教授,曹老师已经在北语度过了25年多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讲:“北语培养了我,我也见证了北语的日新月异”。
  和我校很多老师一样,曹文老师与对外汉语的缘分同样也因北语而起。高考之前,家人更希望他能去离家乡比较近的上海读经济专业,但因同时喜爱中文和英语,曹文老师最终以江苏省盐城市外兼文状元551分的成绩考取了北语的语言文学系(今人文学院的前身),攻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当时的对外汉语专业学制为5年。那是一段十分充实而愉快的学习历程。无论是学识上的长进,还是生活中结交的良师益友,都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当年面对毕业走向,曹老师有许多选择的机会:留在汉办/北语做老师(1996年以前,汉办的人事关系由北语负责管理)、去外交部、去清华或者复旦大学任教,等等。说起这段的经历,曹老师向记者讲起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1991年之前,外交部本部从未招考过北语的学生,但是曹老师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外交部干部司司长的同乡刘古昌先生(后来曾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他出色的学习成绩、英语能力、志愿者经历和真诚开朗的性格给刘司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司长表示,他一定会让部里同意也给北语的毕业生参加外交部考试和选拨的机会。虽然最后因为对对外汉语的浓厚兴趣,曹文老师选择了留校,但他却为当年的北语毕业生争取到了去外交部考试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外交部发言人之一洪磊就是在那一年顺利走进了外交部。谈及这段往事,曹老师十分自豪地说:“北语的学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应当说,20年前曹老师的努力为同学们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学校做出了贡献。
  在汉办及汉语学院工作期间,曹老师先后教过许多课程:汉字读写、初级汉语、高级汉语、语音\汉字、语法\修辞、听力口语等等。尽管他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曹老师却一再强调:“教学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是没法教给学生的,花招再多也是假的。一个好老师一定也是个好的学习者,还要有相当的‘诗外功夫’,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对于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曹文老师用“亦师亦友”来概括。与学生打交道时,曹老师会十分亲切地开玩笑,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特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评师网上,无论中国同学还是留学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对曹老师有很高的评价:“讲课非常好!” 但其实,赞誉的背后还有曹老师不顾膝盖的不适,坚持站立讲课的辛勤付出。曹老师说:“老师对课程、对专业有激情才能真正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生存友爱、关怀之心,学生自会信任你。”

  热情:“语音学永远都有研究课题”
  和曹文老师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他热爱运动,多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曾在北语青年教工400米跑中获得过第一名,对于足球、羽毛球也十分擅长。
  而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同样也体现在对于学术问题的探索上。“语音学永远都有问题,你会随时随地听到有意思的声音,本能地想要进行思考和研究。”谈到从事语音学研究的最大吸引力时,曹老师如是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即使看似平常的语气语调、说话方式,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迄今为止,曹老师已出版两本专著,9部教材和约30篇学术论文。在校外,他还被推选为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1年,曹文老师主持的《不同国别学习者的汉语语音语料库》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同年,曹老师还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研究资助。
  据曹老师介绍,他和团队成员较长远的目标是开发一套帮助学汉语的外国人正音的软件。目前,在语音语料库建设阶段,他们正和来自哈佛、莱顿、人大、北师大、北邮等国内外高校的师生进行愉快的合作。
  “北语有多元文化交融的氛围,有诸多大家、学者的丰富经验,还有信息科学学院提供技术支撑,理应承担这样的科研项目,开发出一套成功的正音软件,供汉语学习者使用。”谈到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曹老师感慨地说,“我们希望能为北语做点事,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最终拿出一种拳头产品。”

  从毕业到现在,曹文老师的工作经历很丰富:作为汉办代表参与评选全国优秀汉语教师,在汉语学院讲授汉语课程,编写语音学的教材,参与汉语水平考试工作,进行汉语焦点的韵律研究……无论是哪一段,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曹老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全力以赴的付出,但他却谦逊地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北语比我有成就的人多的是。中老年教师自然不必说,他们的经验与积累是北语丰富的宝藏;甚至比我年轻而有成就的人都有很多,我的这些‘成果’都算不了什么,只不过略有新意而已。”
  
自信:“北语学生能力很强”
  “北语学生的能力很强,一定要自信。”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曹文老师一再强调:“大家高考时分数都不低,而且一入学就接受了良好的外事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整体的校园氛围更锻炼了我们和外国人交流时的从容、自信。这是我们在与其他高校学生竞争时的优势。”
  这些从曹老师讲述的故事中便可见一斑:无论是北语学生在外交部取得的成功,还是他的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即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招聘时被录取,亦或是所教学生们的多才多艺……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水平和素养都是学校长期培养、老师悉心指导和学生不断积累的结果,而这也是自信的来源。
  2012年是北语的50周年校庆,而曹文老师恰好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25年,“我目睹了母校最近25年的变化、发展,我感谢北语,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对我有授业、提携和帮助之恩的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关爱,我才从对外汉语的门外汉、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师、变成了一名研究员。我能回忆起每一段经历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朋友和领导,他们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动力。”
  北语人当自信,因为五十年的校史已经积淀了我们一定的实力;北语人当自信,因为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北语人当自信,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和曹文老师一样尊师重道、为人师表的良师益友!

  后记:

  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博学、真诚、热情洋溢的曹文老师。在回忆自己的人生旅程时,他时而会开怀地笑,时而也会静静地沉思。从北语到汉办,再回到北语,这是曹老师的工作轨迹。它让我们看到了曹老师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热爱。
  让记者印象颇深的,是曹老师对于母校的感恩和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他清楚地记得每段人生经历时的恩师,他说:“我认为应当给北语已故的大师级教授塑像,比如盛成教授、张清常教授。他们都是对北语的学科建设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他们久负盛名,高风亮节,是北语的灵魂人物。”
  采访结束的时候,曹老师送给记者一本书:《世纪声路,大师足音——吴宗济先生纪念文集》,这是缅怀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吴宗济先生的文集,里面便有曹文老师写的追忆吴先生的文章,文中记录了很多两位老师相处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流露着曹老师对前辈学者的敬意和感激。
  记者深深敬佩曹文老师的学识和品格,并从采访中收获良多,谨以此文与大家共享,并祝曹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