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功在不舍
——专访汉语学院刘谦功教授
记者/金一丹
一袭宽松柔软的灰色羽绒大衣,一副金丝框架眼镜,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沉着、笃定和淡然,她就是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得主刘谦功教授。
淡泊明志
成长于文革期间的刘谦功和同时代其他人一样,幼年教育受到不小影响。小学被迫辍学,而后辗转多地,求学之路一波三折。然而,她的学习却未因大环境的变化而终止。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幼时的刘谦功找来所有能找到的书,把感兴趣的都看了,从文学到科学,从历史到艺术,只要能看得懂、看起来有意思,她总能读得津津有味。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刘谦功在下放的农村一边干着农活,一边复习功课,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进入大学后,北大给了刘谦功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学校让她与外国学生同住,帮助他们学习中文。受到在外事部门工作的父亲的影响,刘谦功从小就有一种国际化视野,丝毫不排斥新鲜事物,反而十分主动地去接触一些外国文化,了解其他国家的人们的想法。在与外国学生一起生活的那几年,她回忆说,自己不仅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纯正的外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也培养了她的国际化思维模式,为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与文化基础。
大学毕业时刘谦功先去了海关总署,做起了行政工作。然而这份令他人艳羡、平稳安逸的工作却无法满足她不断探索的求知欲,不久她便从海关总署调入北京语言大学,在来华留学生二系任教。当被问到“为什么放弃行政工作不干,跑来做老师”时,刘谦功教授几乎脱口而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我不仅仅因为有兴趣而读书,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和我的兴趣相一致。”而被问及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的还是外国学生,是否会感到紧张时,她淡淡地笑了,眼角眉梢间流露出一股自信:“在北大的那几年,我不仅与留学生一起生活,还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在同外国人交往这一方面,我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1993年,刘谦功教授第一次赴海外任教,开始了在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为期两年的执教生活。谈话过程中,她爽朗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性格中这种爽朗大气的特点,促使她很快适应了当地环境。在强烈的探索欲驱使下,她还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接触到不同文化的圈子。在不断的跨文化交流中,刘谦功教授逐步形成自己多元化思维模式,开始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在大特尔诺沃大学,刘谦功教授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也是该校汉语专业的创始者。“想家是一定的。但还好,我比较会自我排遣。白天到处走走,参观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和朋友聊聊天,日子过得也还算丰富多彩。只是到了晚上,一个人独处时不免会想起家人,当时通讯还不是很发达,国际长途要到邮局去打,寄一封信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收到。”尽管思乡情切,但她却总能以一颗豁达的心,处理在异国他乡的一切问题。同时,传播中国文化这个重大的使命,也常常提醒、激励着她,在海外,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在赴保加利亚任教之后,刘谦功教授又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工作,之后还担任了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并多次赴美国培训汉语教师、赴新加坡讲授学位课程。同时,还因孔子学院研究项目,刘教授在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过实地调研。这一切都使她更加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具备多元化的理念与做法。
谦谦君子
《易·谦》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刘谦功教授就是这么一位谦冲自牧的雅士,以博大的胸怀和谦逊的态度处理跨文化交流中的种种问题,传播着中华文化。刘谦功教授的研究生张铁军——现任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曾这样评价刘谦功教授:“先生者,刘其姓,名讳谦功。先生之为人也,如其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卑以自牧,不伐其功’。先生之为学也,沉浸醲郁,含英咀华;谨于思问,慎于立言;上攻楚辞,下治现汉,兼及建筑美学,能多艺而无不善,博古今而贯中西。先生之为教也,以身作则,事必躬亲;谆谆教诲,拔禾之甘露;循循善诱,化雨之春风。吾属性驽钝,蒙不弃,得师事左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骐骥扬蹄,鹰隼奋翼,犹不能及。然,终不敢有所怠,不求闻达,愿追扬先生之风。”
刘谦功教授迄今已在高校任教逾三十载,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由于教学对象绝大多数是外国学生,跨文化差异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可谓是家常便饭。对于跨文化差异,她总能以一种谦逊自信的态度和灵活多变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
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有很大的差异,刨根问底往往是外国学生的习惯。刘谦功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任教时曾旁听过关于古代地中海社会的课,讲授该课程的是一位英国教授,他利用考古发现进行科学的推测,构建起古代地中海社会的模型,很少进行主观性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针对外国学生较为普遍的思维模式,并借鉴美国“话题式教学法”,刘谦功教授对“汉语话题式教学法”又进行了很大的改进。课堂上,她常常会提出很多新鲜的话题供学生自由讨论、深入研究,如人生追求应该多元化、怎样看现代人的“双重性格”、高度决定视野、信息时代与“浅阅读”、文化交流实例分析等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谦功教授表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起一种导向作用,而非代替学生来思维。文化的教育更不能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他们所关注的事情、思考问题的角度会存在很大差异。”实行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刘谦功教授在教学上孜孜以求的。在对外国留学生和研究生进行指导时,刘谦功教授常常给他们很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她提倡“发现模式”和“接受模式”并重,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由教师代替他去发现,而这样的发现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她还常常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自己去探求真知、了解中国国情。例如,在刘谦功教授的课上,有一位意大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社会调查——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到天安门观看升国旗。在多番实地调查采访中,这个学生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其中就包括中国人对国家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社会调查能让外国学生非常直接了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产生的效果也远比教师一味说教更明显、更有力度。
功在不舍
2013年8月,刘谦功教授荣获“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过去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所获得的荣誉远不止这些。刘谦功教授于2009-2011年担任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其中教学项目“孔子之家”、研究项目“当代中国论坛”是她在任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首创的。在其与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启明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授予的2011年度“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由她担任副主编的《大学汉语》系列教材——主编刘珣教授——也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在2009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2009年、2010年,她所在的汉语言专业分别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刘谦功均为重要成员……面对如此多的荣耀,她的态度却十分淡然:“作为一个教师,教学与科研永远是最主要的任务。不管往事是不是如烟,最重要的还是面向未来。”
汉语国际教育无疑是一种跨文化的工作,刘谦功教授认为,跨文化不是静态的,不是这种文化是什么、那种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动态的,重在一个“跨”字,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要从事跨文化交流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时,对方也要主动来了解一些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交往是相互的,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求同存异,使跨文化交流顺畅地完成,少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这种文化跨越。
另外,关于文化交流,刘谦功教授还提到,“了解”和“理解”是不同的概念。“必须先相互了解,再逐步深化,达到相互间的理解。以东西方教育思想为例,我们十分尊崇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其实,‘有教无类’与西方的‘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是相通的;‘因材施教’与西方的个性化教育也是异曲同工。中外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些我们还没发掘出来,或者是发掘得还不够,即使是文化差异,未必就不能相同,因为这恰恰能引起对方好奇心,有利于深入了解。”
担任孔子学院院长的经历为刘谦功教授后来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想法和体会。“担任孔院院长最大收获就是我开始在教育管理的层次从国际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解了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因此,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乃至课程管理方面,刘谦功教授觉得应当尽量从宏观的角度把微观的课程和其他教学工作做到最好。
在学术研究方面,刘谦功教授已经出版了《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中国艺术史论》等专著,今年又有多语种的《中国文化欣赏读本》和《中国艺术》即将出版。同时,她还正在以问题为导向,对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取得能够直接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第一线的科研成果。例如,刘谦功教授提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也不例外,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性:其一为美育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尤其是跨文化的审美能力;其二为美育可以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自觉意识;其三为美育可以塑造健全人格,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美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宁静致远
刘谦功教授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应记者要求,刘教授还给年轻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先做人,再做学问。梅兰芳先生说,“不怕手艺低,可以努力练习;就怕眼界不高,就根本无法提高了”。眼界,首先来自高尚的人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综合性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在异国文化中的交往能力等等。把自己打造成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对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对于同学们,刘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希冀。“厚基础,宽口径”值得提倡。未来是开放的,我们所做的准备也应当是开放式的。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在大学里的宝贵而美好的时光和丰富的资源,为自己的未来——哪怕是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充分而广泛的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