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治学,莫忘初心;快乐为学,不坠初心
——专访北语首位全国“优博”得主王莉宁
学生记者段盛雅
“人生总有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用这句话形容王莉宁与方言研究的关系也许有些略带夸张,却也不无道理。曾在参加某个方言保护讲座时不解地感叹“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她,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与方言结缘。在王莉宁读研期间,她随当时方言学课的任课老师参与了曹志耘教授主持的“汉语方言地图集”的课题,由此走上了语言研究之路。
博士生涯:最纯粹的时光
王莉宁读博的三年,正是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攻坚阶段。她将这三年称为“学术的三年、锻炼自己的三年”。那是一段她与学术相伴的纯粹时光。当年的充实让她回忆起那段的时光,脸上还洋溢着神采。不是因为那段日子不辛苦,而是因为纵然辛苦,她也坚持着、快乐着。她这样描述那时每天的生活状态:“当时的整个语言研究所几乎没有双休日,也没用所谓的公众假日。大家早上九点前基本都来到办公室,有些人中午也不休息,留在研究所里整理材料,晚上十点钟伴着主楼下班的音乐回到寝室。洗把脸,就继续干活,到半夜一两点。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继续。”
日子虽辛苦,不过还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在周围。她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整个语言研究所的各个老师和她的同门都把力量凝聚在“汉语方言地图集”这个项目上。王莉宁说:“这个项目集中了一群人,里面既有学生,也有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必须要把这个课题做出来、必须要把它做好。所有人都在齐头共进。”学术问题上,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精神上,大家互相鼓励、互为支撑。研究所里的成员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回忆起那段辛苦的生活,在她的脸上看不到痛苦、埋怨,只能看到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对她来说,那是人生中不可多得、分外宝贵的时光。在那段纯粹的时光里,她认真、投入地为一个目标坚定地努力。并且,那个和谐、进取的团队一直给予了她有力的支撑。时至今日,她依然特别感激那个优秀的学术团队。
与此同时,王莉宁的博士导师曹志耘也对她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曹老师老师具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对王莉宁产生了一个不小的震撼。她用写论文这件事来举例:初来北语,她一直觉得对于一篇论文来说,论文的观点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但曹老师对论文的字体、字号、空行等细节有着明确的要求,他曾多次对学生强调:细节决定一切。如果连随手可以改变的细节都做不好,还有什么素质做严肃、严谨的研究?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改变了她起初有些“粗枝大叶”的性格。王莉宁说:“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的锤炼,对于我后来的研究和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博士论文:那只是一扇门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王莉宁这篇博士论文就是起源于一个小小的困惑。研究生期间进行方言调查时,王莉宁观察到一个现象:粤语和普通话中“鼻”字读音的来源是不相同的。从语音演变来看,普通话的“鼻”字来自于古代的入声,但粤语中,“鼻”字却是来自于古代的去声。为何会存在这两个来源不同的差异呢?这个疑问一直留存在她心里。读博以后,在参与汉语方言地图集这个项目时,“鼻”字这一调查条目正好映入她的眼帘。想起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她便自告奋勇的找到导师,要求做这一个条目的调查。她的想法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支持。于是,从一个“鼻”字开始,她以地图集的材料为基础,开始建立“汉语方言地图集声调信息数据库”及其子数据库,并在其中选取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论文。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这项研究建立在原始的、大数据的基础上,不仅需要自己的实地调查,还有九百三十个调查点的数据需要处理、分析,并且又没有前人的研究范式可供参考,王莉宁在摸索的过程中受了不少挫折。她用“蚂蚁啃骨头”来形容自己的研究:一定要怀揣最坚定的信念,耐下心来一点点去做。论文最早动笔的那一章,她一共写了十二份初稿才获得通过。她说;“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时候是很沮丧的。经常要不断地推翻自己,时间又卡得很紧,整个人都会很焦虑。”最难过的时候,她甚至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对,或是自己还不具备那样的研究能力。就在这时,导师的肯定和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力量。曹志耘老师肯定了这个题目的创新性,并且鼓励她:“你一定能够做出来!”王莉宁说:“老师让我明白,探索的过程是免不了的。对于研究这种工作来说,并不是每一天所做的工作都会产生一个积极的效果,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厚积薄发。”研究的过程越是艰辛,看到自己的成果就越是幸福和满足。“初稿终于写出来交给导师时,我看着它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一样。而且它真的是你自己亲生的孩子,因为你对它的摸索时间和投入的经历都是最多的。”言语之中,流露出她收获之后的幸福。
在旁观者看来,这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给王莉宁的博士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她却说,这篇论文只是她今后研究的一个起点。那段与一位治学严谨的导师、一个和谐的学术团队共同学习的经历才最令她难忘。“论文是我研究之路的一个起点,通过这篇论文我触碰到了这个专业领域的一些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我的思考方式、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影响。通过它我走上了一条研究之路。”在她看来,这篇论文就像一扇门一样,虽然寻找这扇门花费了很多精力,但你推开它,发现它其实也只是一扇门而已。门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未来:莫忘初心
对于未来,王莉宁用“莫忘初心”这四个简单纯粹,却充满力量的字来描绘。“我还是希望自己不要忘了当年对于方言、对于语言文化现象的执着,不要忘了这样的工作带给我的愉悦感受,不要忘了自己当年在看到这两个“鼻”字不同读音的那种困惑,还是要坚定地在研究这条路上走下去,这是我对自己最大的期许。”
在这个推崇快和高效率的时代里,需要踏实、耐心的研究工作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一些量化标准不可避免地绑架了研究人员。这是对研究人员内心的一种考验。“莫忘初心”四个字,恰恰是王莉宁对这样一个两难状态的最有力的回应。“面对‘快’和‘好’的问题,我先争取又快又好,如果不行,那我就慢而好,我宁愿选择厚积薄发,也不能忍受我的研究走一些取巧甚至是不正当的捷径。”王莉宁坚定地这样说。她手边的《澳门方言文化典藏图册》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本并不算厚的书是她和她的学术伙伴们近三年来努力的一个成果。里面生动的图片、简明的文字都是他们反复论证、规范、修改的结果。研究工作的投入期很长,但它的产出带给人的愉悦感也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对于王莉宁来说,研究工作是对她人生价值的一种确认,所以对于研究,来不得半点含糊。
这种“不含糊”不仅体现在对研究的严谨上,也体现在蕴藏于研究之中的责任感。“做对社会有用的研究”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这种“有用”既不是单纯的“为个人所用”,也不是一种器用,而是应该放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它的价值。王莉宁选择了方言作为研究方向,既是上天机缘巧合的眷顾,也是内心踏实负责的写照。在她看来,方言是具体、实在的,是可以触碰的。方言的调查研究最重视实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研究材料,它是一种“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研究。“任凭他人的研究报告写得再精彩玄妙,也不比自己走进田野所得的感受更为直观、深刻。”在调查中,她接触到的人大多是中国社会最低层、最普通的人,而方言的研究也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接地气的工作。另一方面,当我们以一种历史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方言,她的研究就多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她说:“在快速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语言方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许多语言方言甚至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对语言方言进行抢救性的调查研究,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今天稀松平常的,总有一天会变为至珍。时间会向我们证明方言保护的特殊价值。
王莉宁,与方言研究不期而遇,却打算与它相伴一生;对获奖论文有喜悦激动,却更期待今后的路;在研究路上并无坦途,却只求于社会有用。她多年如一日认真、务实的研究,何尝不是一种诚恳态度的流露。与她获得的奖项相比,她的诚恳,更值得人们为她喝彩和祝福!心思纯粹,不忘初心的她会在研究之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王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