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平老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初次见到卢德平老师,是在他开设的语言符号学课程上,在授课过程中,卢德平老师以开阔的学科视野、科学的学术精神、灵活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德平老师希望自己的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研究思维的转型。
跨越学科 拓展思维
卢德平老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而这种多元的学科思维应该从本科就开始培养。目前,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已面向本科生开设语言学专业,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新型语言学人才。卢德平老师无论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的学术视角,他时常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出发,深入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并积极鼓励学生,特别是本科生,阅读相关文献,梳理不同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融合。
开阔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视野对于学术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卢德平老师认为我们应该“从语言符号走出去,再走回来”。“从语言符号走出去”是要指导学生思考语言现象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而“再走回来”则是要求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语言符号本身。卢德平老师认为,要做到上述两点要求,就必须拓展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在谈到具体方法时,卢德平老师认为,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只有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卢德平老师经常说:“我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果学生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作为一名老师,这是不合格的。”
卢德平老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且会主动热情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卢德平老师还会将各个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学术研讨小组。小组里不仅会有本科生,同时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本科生不仅可以获得老师的指导,还可以得到来自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卢德平老师的组织下,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即可以为问题的探讨提供一个多元学术视角,又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
教研并重 以研带教
科研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科研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卢德平老师时刻关注语言符号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已在《世界哲学》《外语学刊》Semiotica和Signs and Societ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负责和主编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期刊的符号学专刊。卢德平老师还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工作,主持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关联国主要社会场域汉语传播的推拉因素及其对传播过程影响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国际传播的理论重构和政策优化”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区符号生态体系研究”等其他课题。此外,卢德平老师积极承担了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了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目前正致力于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教学工作。
教研并重,以研带教,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要求。卢德平老师在本科生指导模式的研讨会上说:“学术实践是检验和提高学术能力十分有效的途径,在对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学和科研要‘两手抓’,我们不能仅仅只依靠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还要让本科生参加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之中,并在参与过程中产出自己的学术成果。”
卢德平老师重视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即要学会如何专业地用文字来展现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思考,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学术研究的本科生。以卢德平老师团队中的2020级本科生梁昱和艾宇琦为例,她们在卢德平教授的指导下,充分开发自己的学术兴趣,并对自己的兴趣进行了专业的学术思考,目前她们产出的研究成果都已发表在了《中国社会科学报》上。除了上述成果,卢德平老师的团队还在项目研究方面贡献了诸多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城市政治语言景观的符号学构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 CiteSpace分析(2005~2019)》《多模态视角下的微信“语言”符号特征研究》等相关论文。
学术创新 回馈社会
对于学生的科研基本功,卢德平老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卢德平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坚持学术创新精神永远是学术发展和进步的第一动力。卢德平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创新不是对前人的否定,而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表层的语言现象背后往往隐含着语言与社会的深层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坚持学术创新的精神,不能只进行简单的重复性研究。”
本科生由于刚刚步入学术研究之路,所以对于社会生活中各种语言符号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的好奇心,卢德平老师利用微信和钉钉等社交软件,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并通过语言学系公众号进行通知和宣传,吸引有兴趣的本科生加入到自己的项目团队之中。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本科生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卢德平老师也格外关注培养本科生的学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他鼓励学生在分析语言现象时,要大胆想像、勇于创新、有理有据、小心求证,要积极学习和思考前人的学术成果,并进行整理和提炼,发现新的问题,贡献新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卢德平老师首先会给予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合理的建议。
同时,卢德平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社会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作为指向。“语言学的研究不能脱离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这是卢德平老师在学术研究上一直坚持的原则,他认为语言学研究应从语言现象本身出发,但也要从语言现象中发现社会的复杂构成及其规律,并最终回馈到社会的自身发展之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卢德平老师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术研究的社会敏感性,并在学术研究中发挥语言学的社会价值。例如,在北京市语言景观生态的调查中,卢德平教授团队中的本科生发挥了主导作用,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在卢教授的指导下写作和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对北京市语言景观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执教数十载,卢德平老师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投身于培育学生的工作之中。在总结对于本科生的指导方法时,卢德平老师一直秉承本科生的培养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根基,只有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不断提升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高质量的创新能力和回馈社会的能力,才能使语言学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并从根本上促进语言学这门学科的发展。
(学生记者 窦贤路 张敬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