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双一流建设”大家谈】建设一流学科,提升我校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7-04-11  作者:郭鹏 点击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部委于2017124日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指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建设一流学科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找准目标定位,明确战略方向,突破瓶颈短板,重点构筑世界一流的语言学科平台,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发展之路。

  一、以构筑一流的语言学科为重心,推动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校学科体系,目标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校学科体系应包括完整的语言教育体系、完整的语言科学研究体系和语言技术研发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中国学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分类指导,重点建设,相互支撑。与此同时,应认真盘点和梳理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创新型学科以及国家亟需的学科,广泛吸纳现有各学科的有效资源,开拓与政府社会急需相关的、解决重大难题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建成特色智库。对于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现有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应有目标地培育或引进领军人才,第一时间搭建学术平台和创新团队。必须强调的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是把人才强校战略贯穿于学科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围绕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重点加强一流学科的创新学术团队建设。

  二、夯实一流学科发展的基础平台,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同时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在调整与巩固中提高。在学科整体规划布局上,继续巩固和拓展中文、外语两大优势学科,加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探索文理融和及产学研结合。围绕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会计、工程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加大其学科建设力度,增强我校学科专业的应用色彩。在刚刚启动的新一轮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申请工作中,积极谋划作为,重点支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成长为博士一级学科。为完善学科大格局,我校应积极推动将语言学设置为单独的学科门类,提升其学科地位,拓宽其学科发展空间。

  三、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盘点、重估已有学科的内涵质量和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完善学科评估和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内外部相配合的学科质量监督体系。本年度将按计划分阶段开展全校各二级学科的自评工作,学科自评是以国内外同类学科的最高指标为参照,定期对学科建设质量、效益作出客观评价。必须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原则,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将激励机制落实到位,确保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自评中将适当引入校外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参与学科评估,采取第三方评估与自我评估相结合。利用国际交流合作资源,鼓励国际化色彩较浓的学科或研究方向参与国际质量评估,推动学科走向世界。

  四、建设一流学科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特别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提升国家“软实力”。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注入了最新的内容,中国通过强化区域影响和内外互动,构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必然会带来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理论的变化更新,催生重大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将引发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宗教诸多方面,而且会落实到各个学科领域的具体层次上,引发新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驱动,推动传统学科领域的开放和进步。因此,近三年我校自主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智能与技术、语言政策与规划、翻译学、国别区域研究、语言病理学等博士二级学科,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与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未来将继续增强语言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外语、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协作,激发新兴学科的内生动力。总之,应于学科的传统优势中开辟出新的特色增长点和非对称性优势,以凝成更大的竞争力、影响力。

  五、“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要求从区域国家角度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端语言人才,包括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国家语言和社会的中国学生,以及来自“一带一路”区域的知华、友华的外国本土化人才,二者要融通、协作,以形成高端语言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北语品牌。我校继续面向来华留学博士生设立“一带一路”研究创新基金,激励优秀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和领军型的汉学家,是我校建设一流学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支点。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