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生活在北京

发布日期:2011-11-23  作者:汉语学院 刘蓝虹(泰国) 点击量:

  20093月,我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到北京。北京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适应,首先,我不习惯它的气候,因为我从小生活在热带地区,那里的气侯常年炎热湿润。来到北京,迎接我的却是呼呼刮着的小北风和干燥的空气,真不爽。

  在北京不愁找不到地方吃饭,北京的餐馆多,中国人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话不错,北京的餐馆汇集了全中国的名菜,什么“成都小吃”啊、“川菜馆”啊、“湘菜馆”啊、“山西面馆”啊,数都数不清。北京饭馆,不管是什么菜,都搁很多油,油汪汪的,看着挺吓人的,会发胖啊;这里的师傅生怕你吃不饱,把菜盛得满满的,让你吃都吃不完。

  北京城的建筑格局很规整,方方正正、线条分明像个棋盘。与之相比,曼谷就不同了,曼谷依着湄南河的流向而建,其间纵横交错着几条小河,整个城市被分成了好几部分。北京城街道宽阔,市容整洁。而我们的曼谷呢,显得有点脏乱,小吃摊挤满了大街小巷,旧楼房挤在新楼房之间,像个缺少照顾的野孩子。

  2008年,北京城经历了奥运的洗礼,更显得欣欣向荣,充满生机,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在这方土地上奔波。早上六点还不到,城市就醒来了,夜班的出租车司机拉完最后一趟客人,正准备收工;卫生清洁工们开始清理街道;小商贩们已经在集贸市场为大家准备了新鲜的蔬菜……八点一到,城市的主干道迎来了最繁忙的时刻,喇叭在鸣、行人在穿梭、汽车在堵车———当然,不管在哪里,只要是大城市几乎没有不塞车的。曼谷的塞车情况更严重,有时候堵车堵得慢性子的泰国人也失掉了风度,但还是那么多人向往大城市的生活。

  北京的地铁里,几乎趟趟满员,上面有各色人等,座位上那个小职员趁着坐车的档儿打个盹儿,补充一下睡眠;那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把书放在腿上在专心地复习功课;那个西方的年轻人,背着个大书包,塞着耳麦……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认识到中国潜在的价值,最近几年来在世界上兴起了一股“汉语热”,因此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外国学民”,他们像我一样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现在的北京城,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了,外地人甚至比本地人多,所以无可避免的,北京原来一些传统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比如现在一口京味儿的“京片子”少了,四合院也在旧城改造中渐渐消失,京剧也没过去那么多人看了,泡茶馆的人也减少了,“京味”正在慢慢散去。世界正在变得一样,这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曼谷和北京变得一样了,那世界不就没什么新鲜东西了么?

  我真希望,北京既是世界的国际化的新北京,也是中国的历史的老北京。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