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6年1月13日,由锡比乌孔子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之国画专题讲座在锡比乌省图书馆汉语角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许多当地艺术爱好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前来参加,观众们静心聆听,热情互动,共同徜徉在艺术的海洋。
本次讲座由锡比乌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袁文凤主持。活动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你对中国画的印象是什么”,大家对中国画的印象各有不同,但是对于中国画的美的欣赏却是一致的。在后来展示出的7幅画,要求观众从中选出哪些是中国画,更是要观众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判断能力,观众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选了一幅,有的选了两幅,但是其实这7幅画都是中国名画,分别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画家,而最早的竟然是在3万年前。带着对中国画的好奇和欣赏,观众们跟着老师一起“看图说话”,从不同国画大师的“丹青”中领略了国画的发展简史和万般风情,一幅幅国画像是一幕幕色彩斑斓的中国写照,了解国画的同时,更了解了中国,更走进了中国。
观众们对于中国画虽然有些陌生,但是大家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却是全世界共通的。在互动问答环节中,观众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力,慢慢地学会了怎么欣赏中国画的意境,也学会了“留白”,“书画同源”,在中国画中的重要运用;更了解了中国画背后的中国文化,知道了“鹭鸶”“四君子”“蝙蝠”在中国图画中的文化涵义。在准备好了理论支持后,观众们就开始学习怎么画一幅简易的中国画,以画兰花为例,首先从作画工具出发,到作画手法的如何运用毛笔画出不同形态,再到用墨和颜色,主讲老师为观众展示了“墨分五色”,观众们连连惊讶,说道:“我一直以为墨只有一个颜色,想不到今天看到了五个颜色”。
讲座结束后,观众们拿着印有中国画的书签小礼品,喜欢得不得了,纷纷探讨着:这个墨色用得很好,你看,这个是“四君子”之一的“竹”,还有,我看出来了,这是淡墨,这是浓墨!讲座时间虽短,却着实让大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观众们获得中国画书签小礼品

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之国画

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座

主讲教师向观众展示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