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嬗变——记米兰圣心孔院当代书画展

发布时间:2015-10-29  新闻来源:意大利天主教米兰圣心大学孔子学院 

  1024日,数位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受邀携其作品,在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圣心孔子大学设展。这是在结束中国馆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传承与嬗变--墨韵米兰世博艺术展”后,中国水墨书画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的重要一站。

  十点,前来参观的学生陆续到达。首先,各位书画专家进行了现场书画表演,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书画的基本审美情趣,及内在精神特质。董芷林先生为孔院题写对联“名香播兰惠,秒墨挥岩泉”。李志伟先生为孔院题写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横幅,旨在借此激励前来求学的广大学子,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随后,学生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基本的执笔和运笔开始,从简单的笔划开始,学习汉字书写。大家专心聆听老师教导,一笔一划认真练习,课程结束时已基本掌握了老师教授的内容。学生纷纷表示,用毛笔书写汉字对他们来说确实不易,但是十分有趣,也是他们增进对中国文化精神了解的重要途径。

  本届墨韵米兰世博艺术展策展人、北京语言大学尹成君教授在其策展前言中表明了此次展览的特色和意义。她说道:“中国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也有着当代丰富的社会现实;既有丰富深厚的水墨语言承继传统,也有反应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变革,中西方文化艺术交互影响的现代水墨语言的转换与嬗变。世博艺术展以延展中外艺术家不同时期的水墨作品为线索,凸现了水墨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经由经典传承到现代嬗变的开放视域与开阔胸怀。这个展览既是中国社会变迁、发展变革的图像表诉,也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对话’与‘互望’。”

  活动在董芷林先生悠扬的古琴声中拉下帷幕。董芷林先生解释,在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四友,是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传统文化则是我们静心凝神,重拾平和气韵的途径之一。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不应固步自封,在新的语境下应如何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又应如何借传统文化调节个人心境,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董芷林先生为大家讲解中国文人意趣

 

董芷林先生为大家讲解中国文人意趣

 

李志伟先生指导学生习作

李志伟先生指导学生习作

 

李志伟先生和圣心孔院郁有学院长及志愿者的合影

李志伟先生和圣心孔院郁有学院长及志愿者的合影

 

走廊展区一瞥

走廊展区一瞥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