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永恒的中国艺术:中国书法、绘画收藏珍品展”在乔治梅森大学美术馆隆重召开。展品的珍贵程度之高,参展者的鉴赏水准之高,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主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开幕式当天,乔治梅森大学校领导、教授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和艺术家、我驻美大使馆官员、媒体、以及学生和社区群众数百人到场。主办方首先通过专题讨论会“中国艺术:历史、发展及鉴赏”拉开了展览序幕。本次专题讨论会由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教授主持。参与讨论会的三位学者是:乔治梅森大学罗宾逊首席教授Carma Hinton博士,教授Michael Chang博士,以及乔治敦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原中文部主任、本次展品收藏者王冀博士。三位学者分别从中国传统书画和美学发展的历史,中国书画的鉴赏以及自己的收藏经历的角度向听众们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介绍,讨论会现场座无虚席,听众聚精会神倾心聆听,受益匪浅。
讨论会结束之后,展厅大门开启,本次展览正式开幕。大家步入展厅,欣赏品味精美珍贵的中国书法、绘画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各类作品超过六十件,全部来自王冀老先生的收藏。王先生出身名门,是东北军爱国将领王树常之子,从事收藏60余年,藏品年代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虽然本次展出的作品仅仅是老先生所有收藏品的1/5,但是已经涵盖了包括赵孟頫、八大山人朱耷、董其昌、王铎、何绍基、潘天寿、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溥儒、傅抱石、胡适、鲁迅、蔡元培、于右任、郭沫若、启功等文化名家的真迹名作,王羲之、褚遂良等一代宗师的碑帖册页,以及乾隆帝、恭亲王奕、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张学良、宋美龄、陈独秀、冯玉祥等著名历史人物的书画佳品。参展者得以如此近距离的观赏膜拜大师真迹,叹为观止,激动不已,实乃一场艺术盛宴。一位艺术专业的学生走到王冀老先生的轮椅前,以一种不敢相信的口吻说:“请问您,这里展出的那幅徐悲鸿作品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位̒徐悲鸿̓吗?我真不敢相信今天所看到的就是那些我们景仰的艺术家的真迹,太感谢您了,今天我太幸福了!”展出的书法作品还包括董作宾、邓尔雅所创作难得一见的仿甲骨文和毛公鼎金文书法作品,使观众可以体会中国文字书写沿革,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过程。
为了配合名家大展,乔治梅森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志愿者们在展厅外侧,举办现场教写中国汉字和教画中国画的活动。老师们准备了笔、墨、纸、砚和油彩画册,展示书画创作过程,为观众们提供指导讲解。感兴趣的学生纷纷前来,写一写、画一画,为画展增添了许多生动。孔院教师同时还耐心热情地解答参观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问题。
展览开幕式持续了2个小时,参观者络绎不绝,盛况空前,连王老先生都说“我没有想到在美国现在有这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书法绘画感兴趣,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感兴趣,这真是一件大好事,我想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非常感谢乔治梅森孔子学院能实现我展览藏品的梦想,为弘扬中华文化而积极努力!”闻讯远道而来观展的美国陆军参谋长助理Woody Goldberg先生对此次展览赞不绝口,他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曾协助多位中国年轻艺术家来美演出进修,他表示这是华盛顿地区绝无仅有的高水平中国传统书画展。驻美大使馆新闻处刘女士称,此次活动不光水平高,时间也恰逢其时,在习主席访美前举办这样高质量的活动能够起到民间外交的作用。
此次展览为期五周。为了充分拓展文化活动的持久效果,在此其间,梅森孔院还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中国毛笔绘画工作坊、中国书法工作坊、世界文字和书写专题讲座等,把一次展览变成持续一个多月的文化盛宴。尤其是在孔院日在即和习主席即将访美之际,通过大规模高规格的重大文化活动,为中国文化热添砖加瓦烘托气氛,进一步推进中美人文交流,并借出丰硕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