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9日、20日,梅森孔院为响应联合国中文日举办两场活动,中国文化体验日及孔院非学分课教学分享工作坊。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现为全球传播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其中,将中文日定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今年的中文日从4月初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积极响应此次中文日活动。

在19日举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孔院除了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太极拳、棋牌,还结合即将到来的复活节,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精心设计了“中国风彩蛋设计”主题活动。在孔院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将汉字元素融入彩蛋绘制中,或用圆圆的彩蛋形状来描绘大熊猫的形象;中国红也成为了很多彩蛋的主体色彩。拿着亲手设计的中国风彩蛋,大家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感觉。陶昕(Gloria)画了三颗彩蛋,一个留在孔院展览,另外两个犹豫再三,说要带回家给家人展示,因为上面有由她的西班牙文名字翻译而来的“荣耀”二字。

4月20日,孔院老师相聚一堂,举办以“孔子学院非学分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为主题的教师工作坊,就如何进行“非学分课程”建设,如何上好“非学分课”分享心得、交流经验。“非学分课”一直是梅森孔院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孔院的招牌课程。许多学员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汉语,还交到了朋友,与孔院老师亦师亦友。孔院老师在这门课上也倾注了许多热情。通过交流,老师们总结了一些适合本地“非学分课程”的好方法,如:张晓明老师提出自编教材、因地制宜、按需教学的思路;于天昱老师提出交换角色、课堂充分互动的思路;李华老师提到走出课堂、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进行汉语实践的思路;董鲁霞老师提出融入任务、学以致用的思路等等。老师们在讨论中还讲述了许多学生学汉语的小故事,为学生的点滴进步感到欣慰。
孔院此次的各项活动正好契合了联合国语言日的宗旨——“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六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成为人们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