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 “穿越千年丝路 探寻文化印记”—中阿文化对对碰主题线上交流营圆满落下帷幕。交流营的教师代表、班主任和来自阿拉伯、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来自海合国家的1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线上交流营。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五个主题展开:
一、丝绸之路—中阿文化概况
课程跟随张骞和郑和两位历史人物的文明足迹,回顾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历史的同时,了解丝绸之路对中阿文明交流的意义,并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现代丝绸之路在促进中阿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天籁之音—中阿音乐艺术互鉴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该主题通过探寻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和胡琴的前世今生,对比中阿两国传统乐器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之美。
三、舌尖上的触碰—中阿饮食文化互鉴
探寻原产于阿拉伯地区黄瓜、葡萄、胡椒在中国包容性的烹饪方法下发展出来的新面孔,以及原产于中国的茶叶、大米、橘子在阿拉伯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各地饮食文化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过程中互相分享和互相借鉴的结果。
四、“指尖上的艺术”—中阿非遗文化互鉴
该课程分别从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传统曲艺舞蹈、传统体育杂技、传统美术工艺等方面全面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体会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魅力。
五、同一个地球—“沙漠的治理与防护”
介绍中国主要沙漠治理的主要模式和成就以及沙产业开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通过了解中国在荒漠化防止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果,共同探讨中阿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挑战,寻求合作共赢的途径。
“穿越千年丝路 探寻文化印记”中阿文化对对碰主题线上交流营秉持“以主题为导向,以案例为手段,以学习者为中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理念,为海合国家中华语言文化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在线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支持,促进了中国和海合国家青年的民心沟通与互解互鉴。
(责编:王隽毅、付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