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学习二十大征文】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发布日期:2023-06-26  作者:王雯 点击量: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对人民庄严的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奋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国家不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加大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学生资助保障水平,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一路走来,沐浴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光辉成长,我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生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家里的经济状态并不能支撑我从云南到北京求学。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曾在火车站卖过茶叶蛋、在菜市场卖过白菜玉米、驾驶马车拉客往返于各个乡镇之间……我始终记得父母返回家中时,尽管满身的汗水和疲惫,却总是带着微笑的面容。后来父亲不幸确诊了食道癌,家里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仍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应对,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家中一直是负债状态,生活不确定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好在有国家义务教育的保障,从学习到生活,从课本教材到营养补助……各项温暖的举措也让我像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地在校园里享受教育、健康成长。但在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心中的欣喜下一秒便被深深的无力感所代替。

几千元的学宿费成为了我追梦路上无法逾越的鸿沟。前方的路就像是一团迷雾,而我就是一只看不到彼岸的小船,当我马上要被巨浪吞噬的时候,随附的《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封信》宛如一缕阳光,打破了笼罩我的阴霾。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办理无息助学贷款,资金可以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有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支持,我怀着感恩之心开启了北京的求学之路。

到校后,我通过“绿色通道”政策直接办理了入学手续。为缓解新生入学之初的经济压力,学校还发放了暖心礼包,鼓励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之中。学院辅导员在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主动与我进行联系并介绍相关资助政策。在学校和学院的关怀下,我顺利通过困难生认定并申请到了3300元的国家助学金,这笔资金解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为将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勤工助学岗位。我成功申请到学校电教中心担任学生助理,不仅赚取了保障生活的薪资,还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份“精神报酬”是无价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通过努力学习,我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通过工作保研政策,获得继续在本校学习的机会。由受资助者转变为资助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

2021年9月,我定岗到学生处,主要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受益于资助政策才行至此步,所以我对这份工作充满感情,也倍加珍惜。工作期间,我认真学习资助政策,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和策略,从自身感悟和学生需求出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资助工作。当我看到贫困学生在餐费补助的保障下可以吃饱吃好、在车票补贴的帮助下与家人团聚、在美育补贴的助力下圆梦国家大剧院……在温暖与感动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资助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学生资助工作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下,党和国家砥砺奋进,不断推动资助政策惠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过去十年,我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资助金额超过2万亿元,资助项目更全、资助力度更大、资助精度更细、资助范围更广,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

一组组温暖的数据,映衬出学生一张张笑脸,更照亮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未来路。近年来,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人数也逐渐下降,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是这场脱贫攻坚路上的受益者、见证者、参与者。感谢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托起了我的梦想,未来我定当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将温暖与善意传递!感谢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充满爱与感动的学生资助事业中,我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充实且有力量!我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新时期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明确自身时代使命,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助力构建高质量学生资助新格局,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学生资助答卷。

(作者系信息科学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付劲涛)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