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教书育人传友谊,润物无声结硕果——汉语国际教育执教60年散记

发布日期:2024-09-26  作者:刘士勤 离退休工作处 点击量:


金秋九月,抚今追昔,浮想联翩。尧舜扭乾坤,旧貌换新颜。“弟子遍五洲,黄白黑相间。”现择其要者与大家分享如下。

待生如子,授之以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首次应邀在韩国三星公司人力开发院主持教授汉语工作。中韩两国虽一衣带水,当时却因刚刚建交,彼此十分陌生。三星集团为尽快开辟中国市场,大力加快培训汉语人才。受训学员全部来自三星集团所属公司,多为30岁左右的骨干。学员年龄偏大,阅历丰富,使命感强,勤奋好学,阅读水平高,听说能力弱,不少人培训一结束,就前往中国工作。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精心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听说训练,快速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比如,在教授《汉语会话301句》时,实行“二五二一式”教学,用两周时间切实教好“Z、C、S、R、F、L等声母和含有“U、ü ”韵母的50多个音节,教好“二声”和“四声”声调,练好基本功,过好语音语调关。用5周时间进行单句与会话体课文教学,加强“听”和“说”的技能技巧训练,强化汉语交际熟练程度。第八九周采取复述课文、看图说话、座谈讨论方式,着重训练口语成段表达能力。最后1周系统复习、统一考试,巩固所学内容。与此同时,还通过外出参观访问,举办汉语节目表演,倡导课间汉语聊天等方式,提升汉语交际能力,收到优异效果。据统计:经10周培训,初级班学员人均认识1894—2035个汉语词,能写400字左右通顺短文,能围绕日常生活和一般性社交内容进行流利的汉语会话,多数学员能达到HSK三四级水平,个别优秀者甚至获得了HSK七级证书。中级班学员所掌握的词汇量大幅度提升,认识的甲乙级词语数量就上升1成到3.7倍。                                                  

师者,既要“授业解惑”,更要“行为世范”。为缓解、消除因隔阂而存在的陌生感,我主动深入学员当中,与他们同吃、同学、同娱乐。学习上对他们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耐心帮助。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参与活动,提升汉语学习信心;为他们建立学习档案,加强教学与义务辅导针对性;主动开展中午师生“一对一”会话,联络师生感情;听取学员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学员身体健康,倡导科学学习方法,帮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把他们的优秀习作,推荐到《学汉语》杂志上发表,表彰先进学员、扩大交流范围。还为有汉语基础的学员及时增设“外贸写作”课和“新闻听读”课,专门给他们编写《外贸速成写作》讲义,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给因公入学“迟到”的人“开小灶”,义务辅导补课。在接触和实践中,深受“师道尊严”思想束缚的学员,亲身感悟到中国教师“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的新作风,增进了了解,逐步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据了解,9届学员都把我教的课程评为“优”。结业分别时,有的学员在给我的“感恩卡”上写道:“在研修院,您跟我的父亲一样,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在送我离职的“告别辞”中说:“您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给历届毕业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太感谢您了,真舍不得离开您。”三星公司在授予我的“执教纪念牌”上铭刻上这样的话:“为实现三星集团的国际化,(您)在教中国语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谨赠此牌,以表谢意。”听了这些情深意切的话,看到所教学员像友谊的种子一样,在中韩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心理感到无比欣慰和高兴。        


耐心诱导,培养习惯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在教学过程中,用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们的心灵大门,是帮助他们学好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一环。《新闻听力课》是一门实用性强、敏感性大、严肃有余、缺少趣味、学好难度大的课程。实践表明,要吸引学生选学这门课,除了编写好教材、改进教学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比如倡导建立课堂“新闻报告”制度,收效明显。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伴随新闻听力课由“听”向“视听”转化的同时,积极倡导建立学生课堂“新闻报告”制度。每学年授课六七周之后,上课伊始挤出10分钟让学生报告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少则一句话,多则不超过一分钟。活动初期,多数人胆怯观望,两三周后人数日益增多。一旦形成“人人争报”的景象,就提出“争着报、选材精、讲得好”的新要求,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乌克兰、捷克、日本、韩国等多位同学,一学年报告新闻20次左右,汇集起来可以装订成一本小册子。 其中韩国学生许诚洙还专门就此写成短文《读报学中文》,由北语新闻中心推荐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他在文章中写道:“刚开始,我把报纸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读,不认识的词做好笔记,查阅词典,直到弄懂为止。”每次上课之前,“当天准备好的一篇剪报,我都要读数十遍,培养自己的语感,锻炼自己的听力。到现在为止,我的笔记本上已经贴了近50篇从各种各样报纸上剪下来的的文章。”

师者,不但要传授先人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这是丰富的精神营养品,还要教学生们寻找深山探宝的途径与方法,独立学习、研究、思考的本领。2008年春节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结合《丰富多彩过春节》《申奥胜利,中国欢腾》课文进行教学,2503和2506班的50余名同学,围绕“留学生眼中的2008年中国春节”和“喜迎08奥运”两个主题,自己翻阅书籍文献,查找报纸杂志,上网下载资料,分析归纳有关内容,写成发言稿,在班上报告交流。还把印尼、韩国、泰国6位同学的发言稿推荐给《北京语言大学报》发表。同学们对这两次活动反响热烈,有的说,这样做一能增强我们在公众面前讲话的信心与勇气,二可促进同学间的了解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我们自己找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为日后写毕业论文和工作总结打下基础。还有的说,希望今后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用结合的渠道,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锐意进取,常编常新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据。授课编书,教师之天职。编纂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了解教学对象情况,考察教材发展趋势,熟悉教材演变轨迹,搞好教材总体编纂方案,掌握教材编写流程等。其中尤以有无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常编常新的进取精神最为重要。

1980年,创设新闻听力课实验班之后,我同彭瑞情老师一道,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锲而不舍,历经“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磨砺,走出一条从无到有、常编常新的教材建设新路。实验初期,所用油印和铅印课本《新闻听力基础》,全国首创,填补空白,在缓解教材荒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还被有关部门推选为向国内外推荐的“第一批实用教材”。但因编写理念滞后,又混淆新闻书面语与口语语体的差别,严重影响教材质量与流通。总结汲取实践经验教训,6年后出版的国家汉办规划教材《新闻听力基础》,更新编纂理念,选用口语素材为课文,着重培养交际能力和单项技能,建立旨在提升新闻听力“语言辨别能力、信息撷取能力、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以及听力理解技能技巧”的训练新体系,增加音像语料比例,开创教材建设新风,使教材质量首次发生飞跃,受到境内外同行与学生普遍欢迎。10年内 9次再版,发行数万册,还被两家韩国书商相继引进版权在韩国出版发行。事物发展永无止境,教材建设也应常编常新。新世纪伊始,先后问世的第二代纸质《新闻听力教程》和第三代数码电子版《新闻听力教程》,率先实现了教材由“纸质版”向“音像版、数码版”的跨越式飞跃,教材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新时期中高级汉语国际教材建设的领跑者。时过近20年,至今仍在国内外流行并使用,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汉语国际教材是中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中高级汉语国际教材课文,主要选自中文报纸杂志、文献书籍、新兴媒体材料。面对浩如烟海、日新月异的文山书海,“竭泽而渔,择善而从”,才能为外国学子提供了解中国、学好汉语的最佳“营养品”。在编纂《新闻听力教程》时,从上百小时的音像资料中,仅筛选出80多分钟语料,剪辑成35部短片,置于20课之中(约占全书的2/3),不仅实现了新闻听力音像教学“常态化”,还使教学效果提高了20%以上。教材是启人心智、教人向善的沃土与钥匙。我们编写的《中级汉语分类阅读(人文篇)》一书,将众多内容新颖、题材广泛、客观真实、语言规范的消息、报道、通讯、故事,编辑成“我爱我家”“人生足迹”“见证中国”“人间情话”“凡人奇事”“新中国一日”等若干专题,每篇主课文配有3至4段同类题材的语料。其中“新中国一日”中的4篇课文,是从《新中国的一日》400余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留学生学习这样的精品课文,在“大力提高中文阅读理解水平”“获得HSK高分”的同时,还受到众多“小人物”故事的感染,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经常独来独往的老挝同学,对我深情地说,“老师,这本书很好,它改变了我的许多想法,让我懂得了人应该爱什么的道理。”

耕耘虽辛劳,奉献享快乐。几十年间,我在国内外相继独自编纂、主编和与人合编了数十本教材与工具书,为推广世界汉语教学,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尽了绵薄之力。这是一件令人欣慰与自豪的事情!


科技助教,事半功倍

上世纪60年代,“电化教学”兴起。七八十年代,“三机”(录音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的简称)辅助对外汉语教学逐步推开。我曾在来华部电教站工作多年,参与过课文录音改革、幻灯与电影教学实验、主持创办专供留学生收听的汉语广播节目,亲身领悟了“电化教学”的好处,于是成为运用科技手段推动语言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

在新闻听力课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编写“音像文”三位一体教材,探索新闻听力课视听教学常态化途径,研创“将知识传授寓于技能训练之中”的训练体系,开展听力教学和视听教学效果对比研究。继1976年对越南进修生实施《年青的一代》“电影教学”之后,1984年又对9名苏联进修生进行《话说长江·源远流长》专题音像教学实验。通过收听教学要求、阅读电视剧解说词、观看影视片、聆听主持人讲座、查找资料重写解说词、为音像画面配音解说、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同学们接受了汉语听说读写的全面锻炼,有的同学说,这10个学时的音像教学,收获比在国3年的都大,回国后一定把这种教法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这次实验课的成功,既为新闻听力课音像教学常态化积累了宝贵经验,又开创了编纂中高级汉语国际教育“音像文”三位一体教材的新风。后来对欧美生、日韩生、华裔生和多国混编生实施音像教学实验,证明音像课教学比听力课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996年在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汉语口语课时,因教材难度大、班级人数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出勤率开始下滑。为扭转被动局面,经校方同意,暑假期间我将《在公共汽车上》《贾二卖杏》《生日》等15部小品与动画片,编辑成《中级视听说演汉语》,完全用音像短片进行口语教学,学生们通过学课文、看短片、分组会话、配音解说,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日益高涨,开口率和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这种崭新的“视听说演”教学模式一出现,不仅使大学生喜笑颜开,而且很快不胫而走,轰动了汉城(现名“首尔”)多所高校,给韩国汉语教学界新鲜感。我回国前夕,几位韩国研究生纷纷请我把这套音像教材录像带留给他们,供他们教授口语课使用,提高韩国汉语教学质量。

1999年退休之后,我“退而不休”,又投身于数字化教材研发与远程网络教学事业。2002年把《新闻听力教程》(上册)改写成数字化课件脚本,成为“网上北语”汉语学历教育的一门课程。从此,新闻听力课教学,如同插上翅膀一样,冲破时空障碍阻拦,从北京语言大学校园,飞向五洲四海的国家与地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1年3月,我应邀参与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首届“印尼远程互动华文教学法培训班”授课,为雅加达、万隆、北干的华文老师讲授《怎样教华文阅读课》《怎样教华文写作课》和《怎样备课和写教案》等课程,并赴印尼调查该国华文教学情况,颁发结业证书。这次“远程互动”网络教学,以其“形式新颖、绩效显著”的特点赢得了学员们的好评。雅加达一位69岁的女老师动情地说,“这次培训,老师直接从远处提问沟通,给我们很大启示,让我收获很大。”三地多位从未接触过远程网络教学的老师表示:“第一次接受远程多媒体培训,我觉得受益匪浅,虽然我这方面的知识不多,但我会慢慢学习探索。”“本人(现在)还不能操作电脑,以后会努力想办法操作电脑,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正在北京探亲的印尼廖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席连俊伟先生,特意致函给我,“真谢谢您愿意长途跋涉,来到印尼一个偏僻的小市镇,指导和教导我们的华文教师。我代表协调机构的同志们向您们致万分谢意!”当地3位华文老师闻讯后,驱车8小时,赶来和我们座谈讨论,怎不令人感动?原国家语委主任钟哲民先生说过,谁占领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谁就能走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前列,谁就会在大力推广双语教学事业工作中做出新的贡献。


体察社会,了解中国

语言能力在运用中才能掌握牢固,接触社会与民众,是认识了解中国的不二途径。把课堂教学与汉语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配合课文教学,组织他们访问农村,游览名胜,参观企业,瞻仰博物馆,聆听名人授课,是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的一大特色,帮助留学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渠道,备受各国留学生喜爱与欢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988年6月,近百名留学生冒雨前往北京顺义参观访问。“顺美服装厂是做西服的,出口到20多个国家,这些雅致新颖的西装,若不亲眼目睹,谁会相信是一个乡镇服装厂做的呢?”这位外国学生的话音一落,法籍华裔学生刘海天开口道:“从参观的3个工厂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变化的缩影。中国乡镇企业是一大发明,值得称赞。”与当地干部、工人、农民座谈会上,你来我往,有问有答,气氛非常活跃,短短几十分钟涉及到“你们现在解决了温饱没有?”“中外合资企业由谁决定厂长,经理或其他领导人员?”“青年人有没有不愿务农的?”等13个问题。听说农民有了余钱就盖房子,买家用电器,一位日本同学疑惑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买工具,用来扩大再生产?”另一位同学建议说,跟他们座谈很有意思,学校以后可以请他们来学校讲课。

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外地参观实习,是全面考查、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措施,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全貌的有效途径。每次实习结束,学生要写3000至5000字的实习报告,并在报告会上互相交流。

邀请社会名流、尤其是同龄名人课堂授课,亲切自然,备受留学生欢迎。一次学完《食堂小师傅创下了清华之最》之后,邀请课文主人公、“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得主张立勇与大家座谈。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刻苦学习的过程,分享了抓紧一切时间,利用好一切空间学习的理念,最终实现了英语学习上的飞跃。既用亲身经历指导学生学好汉语的途径,又借助“卡、斌、尖”3个汉字,喻指“能上能下”“文武双全”和善做“小事大事”的人,才能事业有成的道理。动人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极具震撼力、穿透力,博得学生们一阵阵掌声。


 异域耕耘,为国争光

国外执教,北语教师,习以为常。出国教师,在做好“授业解惑”,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全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深入社会,广交朋友,播撒友谊种子,为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彼此合作,多做实事与善事。

初到韩国任教,是三星学员与韩国朋友帮我迅速熟悉了环境,了解了韩国历史与风俗,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摆脱孤独郁闷的心境,享受到真挚的友情。一位韩国学生全家人对我的关怀,令我至今难忘。他不但每次回国度假必来看我,他年已古稀的老母亲和兄嫂也对我关心备至,连续两年接我去他家过春节,使我感受到了异国友人的真诚爱心。投桃报李,人之常情。乐于助人,中华传统。凡韩国朋友需求,我都尽力相助。帮出版社审定汉语教材,替朋友审阅书稿,推荐青年教师来华研修,介绍青年学子留学北语,向青年汉语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为北语同3所韩国大学结为友好学校牵线搭桥等。广交朋友,既改善了我在韩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韩国的了解,又促进了两国民间文化教育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

学术交流,互通互融,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首届理事宋在禄教授,1990与我在北京相识。抵韩执教后,他多次开车带我外出参观,了解社会风俗人情,会晤韩国各地汉语学友会成员,为我推荐在韩国出书的书店,给我的新书撰写“推荐辞”(即 “前言),我则帮他审阅书稿,提出改进意见。东新大学的刘永基先生,是我举荐的第一位来北语研修的韩国学者,还曾帮他两位女儿留学中国。他则多年往返中韩两国,为与我校、河南安阳师院结为友好学校牵线搭桥。《红楼梦》韩文译者、高丽大学教授崔溶澈先生,学识渊博,待人谦恭。我在高大执教时常到他的书房拜访。2019年4月他来北语讲学,老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韩国外国语大学的孟柱亿教授,与我是多年的忘年交。一次参加他们学校的迎新会,恰遇天降大雪。他急中生智,请我给学生讲中国现代史的故事,并亲自为我做翻译,感人情景,至今铭记在心。印尼万隆基督教立人基金会董事郑贻清先生,不仅全程陪同我们在万隆北干访问座谈,还特地安排我们住在他的别墅里,热爱祖籍国的拳拳赤子心,谁能不被感动?

传播中华文化,出国教师责无旁贷。3年内,我6次应邀主持全韩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两次在中韩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作主旨演讲,多次为企业、学院、大学作报告,撰写多篇论文与调查报告。一次周末逛书店,初、中、高级汉语教材失衡的现象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根据社会需求,扬自己之长,从解决教学需要做起,先为三星公司和高丽大学编写了《速成外贸写作》《实用经贸汉语(口语篇)》和《中级汉语视听说演》3部内部教材,解教学燃眉之急。继而编纂出版了《时事中国语》《中国语漫画景110》《汉语新闻听力入门》《中国少数民族婚俗录》等课本,创下一人国外执教3年,编写7本书的纪录,为丰富韩国中高级汉语教材种类助了一臂之力。

异域执教,思乡心切。联络感情,增进团结,人心所向。我担任首届“在韩中国教师联谊会”会长期间,为在韩老师印发教师通讯录,建立联络网;举办联欢会,共庆春节、国庆节;召开经验交流会,商讨提升汉语教学质量的妙计;组织大家参观工厂、板门店谈判会址、游览名胜古迹、中秋放飞江华岛,以及相互串门等丰富多彩的联谊、娱乐活动,都备受大家欢迎与喜欢。大使馆领导也予以充分肯定。2012年,在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处、在韩教师联谊会联合向我颁发“感谢牌”,表彰我“为中韩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师生重逢情意绵长

“卅五载后重相逢,师生共话中哈情”。2019911日,时隔35个春秋,我同托卡耶夫在北京首次会晤,镜头记下了这难忘的历史时刻。

久别重逢,情意浓浓,我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总统首先用流利的汉语对我说:“祝您身体健康!”还反复强调:“邀请你到哈萨克斯坦去。”“如果你有这样的计划,请通告我们的大使馆。”我激动地对他说:“谢谢您!今天见到您很高兴。衷心感谢您的的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回母校与老师欢聚。

会晤结束后,接受深圳卫视独家专访时,我向记者介绍了托卡耶夫当年在北语研修汉语的往事,展示了35年前他上课学习的照片。那时他31岁,我45岁。如今两人都黑发变白发了,此次重逢,格外荣幸。总统特意送我一支金笔,意味着希望继续书写我们两国人民共同携起手来,再绘睦邻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尊师重教,人类美德。托卡耶夫总统自幼尊师好学,他首次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就把会晤老师列入日程,强调与老师见面,是他这次访问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心之虔诚,令人动容。

凝望着托卡耶夫与我搭肩合影的照片,透过亲切的交谈,朗朗的笑声,欢快的气氛,人们越发感到这位集汉学家、外交家、联合国掌门人、国家总统于一身的北语杰出校友,的确是一位令中国人民景仰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一位视野宽阔、才华横溢,睿智谦恭、务实亲民的政治家,是一位重情重义的长者。

初秋的夜晚,室内格外宁静。我沉思良久,突然打开电脑,记下了心中的真挚感言:“身为总统,不忘师恩。尊师重教,世人楷模。”

2023年5月,在他古稀华诞之际,我送他“寿比南山”条幅,向他贺寿。他回赠水晶杯答谢。同年10月,他回访北语,与我互赠书籍,再次邀我访哈。并深情的对我说:“很高兴在40年后回到母校,与您平安相见。我高度敬佩您的辛勤工作、坚韧和意志力。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无价的,这一切都体现了您的专业能力、勤勉和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我知道您尽管已经退休,却仍然继续参与大学的公共生活,为跨文化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人云:“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昔日,我教托卡耶夫学汉语,为他日后推动和引领中哈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奠定坚实汉语基础。今朝,作为跨国师生情谊的当事人,阅读托卡耶夫专著讲话、讲述他“猛攻汉语”故事、介绍他“深入研究中国国内外政策”情况、回忆他与多位中国领导人亲切交往的动人场面,研究他成为世界上首位“汉学家”外国总统的道路,成了我的一项特殊使命与义不容辞的义务。为此,几年来我撰写多篇文稿,制作多部电子画册,还多次接受媒体采访,为师生举办讲座,积极传播我俩交往的故事与情景,为推动北语同哈国教育交流,提升北语声誉、扩大北语影响,增进中哈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奉献了微薄力量。我是中哈合作友好第一个“黄金三十年”的见证者、参与者。在巩固和发展中哈永久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黄金三十年”征途中,继续践行“尽己之力,多做益事”座右铭,是我永远不变信念

育人成才,教师的最大欣慰和幸福,最有成就感的享受。作为一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执教60年的耄耋老人,我为“北语”“弟子遍五洲”的巨大成就感到欢欣鼓舞。为能献身于推广世界汉语教学,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宏伟事业,感到欣慰与骄傲。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